人文適性教學的NG花絮—1
G6這年在蓄勢家的孩子選了傳學家的數學課,一周原本排兩堂(W1,W4),但孩子只選W1的課,W4則選蓄勢家的課。學年剛開始還好,但第三學期寫數學作業就逐漸吃力了,當然我可以教孩子小六的數學,但總覺得有點不太對勁,寫功課應該是是孩子的事,但怎麼G6我反而要花時間交他原本要向老師學習的課程? 終於在第四學期一半時,某個星期天下午,孩子花了超過三個小時在寫數學作業。
人文適性教學的NG花絮—1
G6這年在蓄勢家的孩子選了傳學家的數學課,一周原本排兩堂(W1,W4),但孩子只選W1的課,W4則選蓄勢家的課。學年剛開始還好,但第三學期寫數學作業就逐漸吃力了,當然我可以教孩子小六的數學,但總覺得有點不太對勁,寫功課應該是是孩子的事,但怎麼G6我反而要花時間交他原本要向老師學習的課程? 終於在第四學期一半時,某個星期天下午,孩子花了超過三個小時在寫數學作業。
上一封 給校長的一封信--part I 不知道家長們看了後有沒有想一想?(若還沒看過或還沒想過,請暫時不要看此篇partII )請試著想一想,為什麼孩子會有這種行為?為什麼有這種帶著孩子逃離事發現場的家長? 如果您是校長,您會怎麼說? 身為家長,我們要怎麼說?
「人文之音」(人文國中小的週刊)前幾期刊登了一封「給校長的一封信」。校長在下一期的「人文之音」做了很有深意的回覆。這次我先將給校長的信件貼上來,大家可以一起想一想這種情況。我想,這種情況不是只有人文的孩子會發生,但是面對這樣的疑問和質疑,還有孩子和家長這樣的行為,校方怎麼回答呢?家長們該怎麼想呢?
ps: 這篇文章是99年6月寫的,然而經過兩年,由於學校經歷過不少變動,目前,人文的課程方向尚未穩定,對於所謂"培養孩子帶著走的能力"這人文的核心價值,似乎還有一段距離。期待人文這艘船上的掌舵者早日找到方向。(103/03/06)
「媽咪,今天晚上要陪我玩撲克牌!」安安回到家後,很高興的宣布說今天的數學作業是要玩撲克牌!而且是要和家人一起玩才行!玩撲克牌? 是要撿紅點還是配對?都不是,是玩「加加樂」。方法是人數: 2-6人,一副牌依次發完後,將手上同號碼的牌打出來,但不一定要一次全打出來(所以同號碼一次最多四張牌) ,也可單出一張牌,出完後抽上一家手上的任一張牌,這樣輪流出牌抽牌後,若是誰手上的牌先出完就結束遊戲,每個人的分數就是自己打出去的牌點數加總。重點在如何「算分」。老師事先印好了計分表,孩子和家人玩完撲克牌後,每個人發一張計分表,將一組同數字的牌分別寫上張數和點數,再算分數。例如有4張8,則紀錄為8點*4張,所以分數是32。不會乘法的孩子就用加法,會背乘法表就可直接乘出答案。將一組一組牌的分數算出後,再全部加總,如此看看誰的分數最高分就是贏家。
人文國小因為是四學期的學制(這種學制才適合孩子喔),所以就有有四次的班親會。這學期安安的班級G23 LOVE班群的老師們,在秋假時就開始攪動腦汁,希望設計出不一樣的班親會來,讓家長朋友們對「班親會」能有個不一樣的感受和記憶。老師們設計三個闖關站,其中一站「親子教養關」由我負責。緣由是上學期老師和我談了一會安安在學校和同學間的衝突。人文的老師們超有耐心,孩子們之間有衝突無法自行解決的話,老師在課餘時間會找孩子們來談一談聊一聊,看看能否解開孩子們彼此的心結。話說有一回安安和同學B似乎因為言語的衝突演變成肢體的小動作,課後老師找安安和同學B來談談狀況如何解決,安安的一口氣還在,所以對老師問說:可不可和同學B握握手繼續作好朋友?安安當場不答應。老師問:安安還在生氣嗎?安安嘟著嘴不回答。老師也沒發脾氣,後來就找我談安安平常的情緒管理如何。以上的事件經過我是聽老師說的,回家後我問安安想聽聽他自己的說法,孩子當然說的跟大人所看到的有點出入,原來同學B經常會用言語來挑釁別人,所以當天據安安的說法是他覺得被挑釁的很不舒服,但同學B又不停止,所以兩人推擠中就發生被老師看到的肢體衝突。孩子有衝突是難免的,但是如何平息怒氣想想下次要怎麼避免就很困難,在人文是絕對看不到體罰或因為事件發生就直接作出「解決之道」,因為事件發生背後都有其原因,探就原因才是重要。例如若是老師出面調解後,安安仍然生氣不肯配合老師,不知道在其他學校的老師會用什麼方式繼續處理?但是人文的老師會從孩子平常的情緒管理來著手,所以才會因這件看似不大的事情找家長談一談,目的也是希望找出適合每個孩子的教育和溝通方式。在此很感謝老師們的用心。
安安現在的班級名稱是:人文國中小,G23班群的L家族。什麼家族、什麼班群?人文小學班級特色就是混齡教學,23年級成一個大班群,所以今年的23班群即有去年二年級升上來的三年級學生(23班群的舊生),還有娃娃國升上來的二年級生(23班群新生),總共不到70位學生。23班群再分成三個家族,L、O、E家族,每個家族一半是舊生一半新生,有兩位 家族 老師帶領,所以60幾個2、3年級的小學生由6個老師來帶領不同的課程。
這星期各級學校陸續開學,新聞報導除了例行的採訪一些小學新生入學典禮外,偶爾會穿插幾個88水災後,一些必須寄讀在其他學校的受災學童上學的畫面。水災發生時,學童們都正在放暑假,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和孩子們討論這次事件的狀況?媒體上不斷報導各界出錢出力的救災,畫面上充滿許多大人投入救災工作,對非受災區孩童而言,這些畫面會產生什麼作用?媒體也不斷提到災區學校的受損情況,也播出在安置中心一些社工人員陪伴受災兒童玩遊戲做活動的畫面,這些對非受災區孩童而言,又會有什麼感覺? 人文國小因為學制的關係,8月17日就開學了,也因為開學的早,學校特地調整課程,設計課程來讓孩子們了解這次風災的原因,特別是和孩子們討論”孩子們可以做些什麼?”
傍晚時分,我在廚房忙著,安爸坐在餐桌前念著雜誌:一入小學,孩子得開始適應:「鐘聲是作息的最高指導原則,下課才能喝水上廁所,上可不能隨意亂走動,學會注音符號後要開始抄聯絡部,午睡是趴在桌上休息-----」,原來安爸在看的是這期的親子天下雜誌,這期的標題是:如何當好爸爸。但是因為九月份開學後又有一批新的小一生要入學了,所以雜誌裡也有一篇討論有關幼小銜接的篇幅。安爸唸完後向安安說: 安安,只有你們娃娃國的孩子不用擔心這些和幼稚園差這麼多的小學生活喔!
娃娃國的生活結束了,放假前安安直說著不要上二年級,這也難怪,有這麼好玩的小一生活,哪個孩子會不愛呢?記得上學期有一次帶安安兩個同學回家玩,在車上三位小朋友輪流說起自己讀幼稚園的經驗,德明說: 我以前上的安親班功課好多(其實還只是幼小銜接的安親班),老師好兇,我都不想去,每天五點半爸爸才來接我。我問說: 那現在呢?他說:現在四點放學爸爸就來接我,可是我都還不想回家。安安在旁說:「對啊,最好是九點鐘再放學就好了」,另外兩個小朋友點頭如搗蒜的同意,其實最高興的是在旁的我,我衷心的希望到了國中這群孩子還是一樣愛上學。
令人期待的娃娃國動物紙偶劇團,在成立和籌備約2個月左右,歷經演員更替後,終於在學期末(7/13)前演出。話說這劇團的起緣,是在5月中旬我帶安安到宜蘭演藝廰看偶偶偶劇團的”紙要和你在一起”表演,這個劇團好有特色,利用幾張長條形和正方形的白紙,在舞台上以簡單的方式,將紙張或捲或折,配合上肢體動作,呈現出不可思議的紙藝想像空間。剛好班上也有二三位同學前去看這場表演,回家的途中,我隨口提議說:安安,你看,將紙簡單的摺一摺,竟然可以有這麼棒的效果,你要不要和今天遇到的這幾位同學也組個劇團,摺紙當偶來表演一下呢?沒想到,安安將我的主意當真,第二天放學回到家裡就興奮的報告說:今天已經找好劇團成員了,而且彭彭老師也要參加!所以動物紙偶劇團就此成立了。
每學期主題課的設計都令人期待,這學期孩子們要製作一本小書。主題仍然與動物有關,可以依自己喜愛的動物當主題,也可以依原本分配到的動物組別來做。小書內容大致上分為:動物生活史,飼養紀錄,動物構造解剖圖,動物九宮格(由這隻動物衍生出九個問題),動物小詩創作,故事創作,塗鴉區和留言版。第一頁放的是作者自我介紹,封面自由設計。這些內容包含上學期主題課程所學到的東西,並作延伸。生活史構造圖和九宮格都要透過查書查資料後才能寫下來,飼養紀錄則可以依自己的經驗或是紀錄這學期班級養的動物,老鼠或烏龜,的體重體型大小來完成。最後一頁的留言版則是留待發表會當日,讓同學或參觀家長自由貼上給小書作者愛的鼓勵或分享的小紙條。
5/28號公視的「下課花路米」節目來到人文國中小學做專輯介紹。主持人小兵哥哥來到娃娃國跟著一起體驗娃娃國好玩的上課方式。這天上的主題課是數學課,安安很喜歡上數學課(其實安安除了不喜歡舞蹈課之外,其他課程都喜歡),但是從這次的專輯報導,我才比較了解娃娃國上數學課的方式。只見教室地板上擺了幾個籃子,每個籃子上貼著不同數字,孩子們輪流站在講台上將乒乓球往地上丟,利用球反彈的力量看看球會掉進哪一個籃子。咦,這不就是夜市看到的丟丟球遊戲,一籃球50元,三籃100元,賺大人錢的遊戲?孩子們將球丟出後都帶著期待的心情看著球往前彈,球彈進5號籃子裡就得5分,再請孩子自己將分數寫在黑板上的計分板,但不是直接寫5,而是在5分的這一欄裡畫一橫,若是再得一次5分就再畫一豎,如此累積成一個「正」字,最後再來算總分。畫一橫是5分,再畫一豎加5分,一個正字5畫,就是5分要加5次總共25分,1分3分都一樣先畫「正」字,加法算著算著,不就有了乘法的概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