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出來的「專題」課程?

 

來人文幾年,最近才發現一個自己原先所不知的大錯。

 

原先以為人文的適性教育課程是由楊教授,這位擁有三四十年教育家的經驗,所設計出的課程。

之前我沒問過這個問題---人文喊出的適性教育課程是誰設計的?

因為想當然爾是楊教授呀!

所以G5有機體課程和G6蓄勢家剛開學時我還打電話請教楊教授,為何會設計出這樣怪怪的課程。

 

然而最近和一位前資深人文老師提到我對人文這兩年種種的不解時,我終於想到要問:

請問人文適性教育的課程到底是誰設計的? 不是楊教授嗎? 怎麼教授這兩年會設計出這些沒有內涵的課程內容?

 

前老師說: 其實,一直以來課程都是老師們自己設計的。

 

老師們自己設計的? 那之前安安G1-4年呢?那幾年的課程方向和老師帶領的方式還真的不錯啊!

 

我再深入的詢問,才發現安安還真幸運,因為從6年前的娃娃國到G4這四年,可能是人文創校以來最穩定的幾年,因為有一位認真的執行長(人稱:謝爸)在替家長們把關老師們設計出來的課程品質。

謝爸原只是生意人,但當初受到楊教授精神感召,將孩子轉來人文,除了出錢出力之外,還發揮企業家創業的精神,自修了許多教育學的理論,但卻也開始懂得何謂適性教育和何謂兒童適性發展,也開始了解之前被教授告知的理論原來謬誤不少。

然而,這樣認真的家長,卻彷彿成了教授所謂適性教育的絆腳石,隨著謝爸和幾位真懂得兒童適性發展的老師們陸續離去,原先稍為穩定的教育架構和狀態又開始不穩,老師們和孩子們的"離開潮,竟成為人文的特殊常態。

 

回過頭來看誰在設計蓄勢家課程

 

好吧,雖不是有經驗的教育學教授在操盤,然而讓現場老師發揮創意設計課程也不見得不好。

往好的方向想,老師們發揮教學創意,應該可以活化教學的現場,引發孩子們的學習動機。

只是為何人文面臨的仍是孩子沒有學習動機的難題呢?

或者,是因老師們的想法和做法錯誤,又在一個沒有架構的混沌中,創意無限上綱,所以教育現場不見得讓人文的孩子得到適性發展,而是老師們得到自己適性而為的優越感?

 

G6第四學期B師開出一門其實不錯的課程---專題。

 

正如B師所認知的,專題課程在人文並不是第一次開設。

安安在G1-4 + G5常態班時,以前老師們幾乎每個學期都以學期末的戶外教學為該學期的專題,所以學期中每個星期會安排一二堂課來為期末的戶外教學專題做準備,而戶外教學不單是戶外活動,還涵蓋了人文素質的培養,例如G4有一學期正好遇到台北有難得的絲路之旅展覽,該學期孩子們先在學校蒐集有關絲路的歷史由來和地理環境特色,以及絲路的人文文化等。為了這個戶外教學專題,每個孩子有一本筆記本,記錄了整學期在校準備的資料,以及實際參訪展覽的心得,最後除了完成自己的筆記紀錄外,還要與同組同學完成期末成果發表會所需的簡報或海報等。

這些過往的教學成果,應該都有跡可查。

 

然而引用B師的文字:其實專題的想像是從我念資訊研究所的朋友那邊聽來的。

想像?聽來的?

所以,G6蓄勢家的專題課程是老師想像的、聽來的?

 

"專題研究"在上些甚麼?我和先生因工作的關係,從學生時代就經常在做"專題研究",實際工作裡也經常需要參與不同的專題研究討論會。相信許多人文家長們以前在大學或研究所都曾經修習過"專題研究",在此就不班門弄斧。

B師可能以前沒有修過"專題",所以從老師的文字又透露出老師對孩子們的不了解:

 

例如,老師們先是調查學生想要上專題的意願,老師的文字寫著:

這場調查會成果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原本根據老師們過去對於學生參與課程狀況的觀察,預期大約只有1/5左右的孩子可能有意願,但最後回收的問卷統計結果,居然有超過25個孩子是想要選修專題課的?!

 

這段文字有幾個問題:

其一,看來老師們原先ㄇㄤˊ著設計出來的課程,孩子們的參與度仍不高,為什麼?這就是沒有了解前述感官性挑食原因的結果囉。只顧著憑想像來設計課程,沒有花時間思考這年紀的孩子需要甚麼? 不是有家長一直在反應,這年紀的孩子不能只有所謂的"體驗"課程,如果基本的學習性思考性"沒有包括在青少年期的學習目標裡,加上給孩子"可上可不上"的權利,美其名說是自主學習和適性教育,但實則會不會只是將人性中"可怠惰的劣性"引誘出來而已。

 

其二,老師驚訝於25個孩子想要選修專題。可是在我看來沒甚麼好驚訝,因為既然老師設計的課程不好玩不想上,而老師們又強調孩子不想上就不要勉強,那像"專題"這種會被學生們誤認為可以出去玩,又沒有規定怎麼學的課程,已慢慢被訓練成不用"學習"的孩子們當然愛啦!

 

我很想知道,既然B師本人可能沒有上過專題研究課程,那B師如何設計給人文孩子們上的"專題"課呢?

 

老師發揮想像的了解是:

專題課更像是建立在老師們自身的生命經驗之上所發生的實踐與分享,在整個專題課程的脈絡之中,會延伸與涵括了老師生命歷程中知識性與非知識性的所有養分。-----當然,想像如此,實際執行要多久才能夠把孩子帶到這麼高度自主的狀態,還真沒有一個底就是了。

 

其實要開設"專題"的老師,本身對開設的課程要很有概念及把握,同時要充分了解選修專題的學生們程度如何,因為「專題」並不是沒有底,除非帶「專題」的老師自己搞不清學習的方向,盲茫然中只好沒有個底。

不知是否因為B師可能沒有上過"專題"課程,於是盲茫然沒有個底?

但過去學校許多專題課程的紀錄和成果應該都有資料可查。

google 之後發現,專題研究早已不是大學生研究所才可以上的課程,google一下就可以看到很多體制內小學都有專題研究課程,還有小學老師出書討論如何指導小學生做研究”(許慧貞,天衛出版)B師根本不需要用想像聽聞”大學/研究所的專題課程方式來設計中小學生的專題課程,難怪沒有個底!

 

先來參考台灣原本被以為問題更多的體制內中小學是如何開設"專題"。

 

有一所中小學的專題研究課程大綱寫著:

專題研究的特色在於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咦,這學校的專題研究課程大綱第一句話,不就是人文一向所喊的口號嗎?

來看看詳細一點的課綱:

 

專題研究的特色在於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課程的規劃下,七年級的孩子就已經具有資料分析與文獻閱讀的研究能力、運用科技的數位能力,並透過意思考技法的引導,讓孩子學會運用心智圖法,建構出屬於自己的知識架構,再進一步融入至學科學習中。

 

此課綱簡潔扼要,完全以"學生"為主。

 

可是B師所想像的"專題"呢?上一段B師的想像寫來說去卻是以"老師"為主。這一段B師想像出來的"專題"呢:

專題課本身最大的限制,就是老師自己。我們永遠只能教那些我們自己非常喜愛並且充滿熱情的事物,除了那些事物以外的,我們都無法開出專題。畢竟,唯有自己也非常享受的,才會有源源不絕的能量,去創造與經營出我們嚮往的生活風景。

 

怎麼這段B師的專題想像寫來說去還是以"老師"為主。

 

甚麼時候人文的主角變成是"老師"?

 

看著B師的課程記錄或是戶外活動紀錄時,不知為何總讓人有一種感覺,就是B師一直以老師的想像和滿足老師的需求去設計課程,卻沒有寫出如何針對孩子的需求去設計課程,這是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我為中心,沒有同理心的表現? 是x家長憂心人文孩子變了的來源之一?

 

不知道B師那組的專題如何,安安參加的這組專題在幹甚麼?

說好聽,就是體驗生活。體驗生活不是壞事,不過,體驗生活也有不同深度的體驗。那安安這組的體驗深度為何?

 

學期結束後,前後有兩位不同的同學來家裡玩。我分別問這兩位小孩,對這學期的專題有沒有甚麼心得?

好玩 (這是一定的)還有呢?

學到如何規劃行程。(這是帶得走的能力之一,很好,不過小學部時就會了) 還有呢?

學到如何健行,搭帳篷,騎腳踏車。(也不錯,訓練耐力)   還有呢?

嗯,大概就這樣吧!   

那去了這麼多地方,對這些地方有甚麼印象深刻的部分或看到特別的人文或地理環境? 例如澎湖有甚麼特性?

ㄜ,忘記了! 不過跳水很好玩!

 

其中一位孩子來人文二年,G6第三學期有一次他來家裡玩,我們討論到蒼蠅王這本書,這本書是這孩子在以前的學校讀的。我發現這孩子的思維很清楚,於是打電話給這孩子的媽媽,想問問這位從外地轉來的媽媽對孩子這兩年的觀察如何。其實他們之所以會轉來人文,好像不是為了安安的這位同學,而是因為同學的弟弟的學習狀況比較差,所以家長將孩子轉來人文。那安安這位同學這兩年有何變化呢?

這位家長說,孩子在之前的學校,對學校課程都頗有學習動機。之前他們原本就常帶孩子出去旅遊,回來都會要孩子寫旅遊紀錄,當孩子有特殊需求或想買不需要的東西時,家長會要孩子自己寫計畫案來說服爸媽。孩子的作文能力原先很不錯,在之前的學校還得過獎。

那來人文一年多呢?

這位家長感嘆道,現在要孩子寫幾個字,孩子都嫌煩!

 

我問那孩子,G 6這一年的課程和以前學校比較起來,差別在哪裡?

那孩子說: 差在學科課程吧,G6這年沒學甚麼學科,是多了很多生活體驗。

安媽咪:生活體驗的確很重要,那學這些生活體驗有何用呢?

那孩:從這些體驗可以找到自己的強項啊,例如體育好的人就專門練體育,不用花太多時間學學科,以後可以當運動員。(這話很像是從人文聽來的,人文的好孩子!)

安媽咪:知道自己的強項和優點是很重要,可是體育好的人以後都能成為出色的運動員嗎? 運動員的職業生涯通常不久,你想想看,如果三四十歲就要退休或是在這之前受傷提早退休,那怎麼辦?之前很多職業選手的例子一樣。

那孩:對啊,這樣就只好去賣雞排,或是當臨時雇員,或是做錯事被關。

ps:先解釋一下,在這段對話之前,我們在家裡才剛看完"翻滾吧,男孩"這部紀錄片,片尾講到教練阿信當年一同練體操的同學,有一個長大後坐監服刑,此對話絕對不含不敬之意)

安媽咪: 以前你學的學科知識,你覺得有何用呢?

那孩: 學科知識可以讓我們知道很多不知道的事情,有時候先知道一些事情再去實際體驗,會覺得更順利。

安媽咪: 你覺得生活體驗例如規畫行程,查公車路線,健行,搭帳篷等這些生活體驗二十歲時要學,學得會嗎?

那孩: 應該可以啊,又不難!

安媽咪:那就你以前在其他學校學學科的經驗,現在的你若不學這些基本學科知識,以後二十歲時會想學嗎? 或二十歲時再來學,容易學嗎?

那孩子很快的說:應該不太容易,前面的基礎沒學好,以後再學會更難學,或者就學不了,不想學了。

 

有時單純的孩子比大人還明白道理!

 

這學期幾乎每次孩子跟團出去體驗生活時,我都要將這樣的話重複一次:

安安,以後你如果當老師的話,絕對不能像這學期這樣辦喔!

好啦!

 

孩子知道我在說甚麼。

孩子這組的人生體驗專題,每次出去的地方都由孩子們提議地點再開會討論決定後,進行規劃。美其名是讓孩子們學習如何討論和規畫行程。然而孩子們的人生經驗畢竟不夠,去過的或想去的地方不多,所以提議的地點範圍都很局限。孩子曾經提議過去台北看展覽,例如故宮。然而這個提議當然很快被否決,據說包括老師都說: 沒有人會想要去吧!

 

對老師這樣的反應其實我不訝異。蓄勢家的老師們,年輕有熱情,但也許教學經驗不足或者自身的人生經驗不足,設計的課程看似豐富卻沒有深度,的確也只能如B師所說:

專題課本身最大的限制,就是老師自己。我們永遠只能教那些我們自己非常喜愛並且充滿熱情的事物,除了那些事物以外的,我們都無法開出專題。

 

可是,老師們好像忘了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為孩子們打開視野,讓孩子們對將來未知的人生充滿期待和好奇,也許從中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路。

至今我仍不明白,老師們不知為何對”學習”這兩字很害怕,似乎是怕孩子不想學,所以一直想設計出「投其所好」的課程, 投其所好來吸引孩子上課也不是不好,只可惜,在投其所好的迷思中,就犧牲掉課程的深度廣度和豐富度,孩子們反而只能跼限於原本熟悉的經驗或者是老師自己熟悉的經驗了

 

同樣是中小學生的專題,請看看其他學校的孩子怎們做專題

http://120.116.14.6/epbl/

http://163.23.81.193/wdes2008/narrative1-5.htm

 

再看看這個學校的專題研究網頁,http://www.kcbs.ntpc.edu.tw/ch/highschool/highschool_thematicstudies.html

其中所述及的方式,正是安安G1-4+ G5常態班,老師們就以此方式在做適性教學,那為何G6的老師反而要以想像的方式來設計看不出多大深度的課程呢?

 

幾年以前,一般體制內學校做不到的課程,在人文還找的到。但這一年,人文原本可以做得到的,卻在一般體制內小學才找的到?

 

繼續閱讀:人文國中小適性教育NG花絮--1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文國中小 適性教育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