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s: 這篇文章是99年6月寫的,然而經過兩年,由於學校經歷過不少變動,目前,人文的課程方向尚未穩定,對於所謂"培養孩子帶著走的能力"這人文的核心價值,似乎還有一段距離。期待人文這艘船上的掌舵者早日找到方向。(103/03/06)

 

pps: 目前的人文,因課程主導人之因素,似乎已盲茫然失去方向.我仍然期待人文能有思考清晰了解兒童和青少年發展的掌舵者出現,這並非不可能,因為曾經有過.(103/08/01)

 

若非人文家長,請先讀 :  人文國小中適性教育的NG花蓄--15   人文國中小適性教育的NG花絮--14  人文國中小適性教育的NG花絮--前傳

 

 

 

有家長留言問了些人文國中小的問題,我覺得有必要公開來回答

 網友留言: 

最近外子的公司同事的女兒,因為在國中適應不良,知道我們打算讓孩去人文就讀,找了一些人文的相關資訊後,她說想讓小孩去人文讀國中~ 她有去學校面談,回來後,她和外子說:人文國小的家長的每年都要捐幾十萬,出入都是開名車,連去學校做面談,都要花xx測驗的費用~

以下為安媽咪回應 

您好,看了您的留言,我要分二個部份來回答:

 

首先針對「人文國小的家長每年都要捐幾十萬,出入都是開名車」。不知道您的朋友這樣的訊息和觀念從何而來? 前幾個月有家長留言提到對人文國小的嚮往,但又說:「畢竟經濟狀況好一點的人才能唸人文」,我也不知道她的想法從何而來。我給她的回答是:

有一點您的觀察大錯特錯喔,不是經濟狀況好一點的人才能唸人文。的確,人文家長有一部分是因為經濟狀況不錯,才有辦法為了孩子的教育"孟母三遷",而這些家長也因為如此,所以對學校投入許多時間和幫忙,也幸好有這些家長在,我們其他無法經常到學校幫忙的家長才能更放心將孩子送到人文。所以您們到學校參觀時,通常都是碰到您所謂經濟狀況較好的一群家長,但這只是一小部分喔!更多的家長和一般學校的家長一樣,為了孩子和生活在認真辛苦的打拼,也有一小部分遠道而來的家長經濟狀況普通,但也願意為了讓孩子讀人文,省喫儉用的學校附近租屋,重點是我們對教育的想法不同而已,我們希望讓孩子能在適性教育的環境下成長。相對其他體制外學校而言,人文是非常平民化的學校,而這點也是我喜歡人文的部份。所以請您不要有這種誤解,這樣對人文的教育理念會有所扭曲。

 不知道為什麼有家長會有這樣的誤解?安安的班上,有家長是在火車站前面開小吃店,有的是開五金行或雜貨店,或擺攤位,或是救護車司機等,也有單親家庭和隔代教養家庭等,當然也有 家長是 老師,企業家,主管階級或如我和安爸一樣是醫生(我和安爸是第一位送孩子到人 文的 醫師家長),但其實和一般學校的家庭組成不會差很多。最重要的是,就我的經驗而言,從一開始決定到人文就學(原先是打算就讀離家比較近的華德福小學),我所接觸到的家長們,都是很樸實認真的爸爸和媽媽(即使也些是開著進口車,或是家境不錯)。有一點倒是和別的學校不一樣,就是存有將「教育外包給學校」心態的家長比例比別的學校少很多喔。

 

再說到捐款部分,人文國中小是公辦民營學校,所謂「公辦民營」學校,既是公立國小,所以學費便宜(和公立國中小一樣),但又因為是民營,所以課程內容可以由學校自主規劃。在公辦民營的學校裡,學校的業務和教育理念的方向是由學校的基金會來運作,在人文就是「人文適性教育基金會」來負責,而基金會的維持則是由董事們來決議各種業務。若您先前曾讀過我紀錄安安在校的生活,您會發現人文的師生比和課程的豐富性很令人羨慕,一班約30個孩子卻平均有二位導師,這樣的師生比例在台灣的公立國小大概是唯一。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其他學校一個班級只有一位老師?原來教育部給公立小學的師資,一個班級最多只有1.5個老師的配額,再扣掉行政老師後,每個班級只有一位老師。所以教育部給公立小學的老師薪資就只有給1.5的教師配額。那人文學校多出來的老師配額薪資從哪來? 說真的,原本我雖然常到學校,可是我也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原來這部分的薪資都是從「人文適性教育基金會」來支付。一個基金會要維持正常運作,原本法規上就規定要有一定的基金存款額度,再加上每年必需支付多出來的教師費用,和多元化教學的費用,那這筆款項從何而來,就是靠捐款。

 

的確,可能有的家長也許每年捐十幾萬(但這樣的情形在別的學校也應該會有吧!),但更多的家長是如我先前一樣,壓根沒想到人文基金會有財務的壓力,學校也未曾公開向家長提到這問題。去年我身為娃娃國的總召,也是到了第三學期,參加家長會的會議後才知道要維持人文的運作是如此艱辛,正好那時家長會在募款,會長原本是以私人交情方式向學校熟識的家長私下募款,但我覺得這問題應該是由全校家長來共同承擔,因此將這訊息讓所有的娃娃國家長知道,也希望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畢竟因為人文是公辦民營的學校,有教學自主權,許多家長才會將孩子送來人文享受公立國小的學費和體制外學校的多元教學。不過後來,全校兩百多個家庭,好像只有二十多個家庭參與捐款,且捐款額度算算每天不超過90元喔,這樣的數字,與您朋友所聽到的訊息差異頗大吧!希望將我的說明轉給您朋友。

 

另外附上我回答其他家長有關學費的問題:

 

先前有些家長在部落格裡留言問我有關人文國小的收費,因為看到我在紀錄安安上人文國小生活的文章中,這麼多樣化多元的課程,又是體制外的學校,勢必要收較高的學費吧。我的回答是:人文是公立小學,所以學費是比照公立收費,但因為下午算是適性課程,所以要收費(但至少孩子不需要上安親班了),費用大概就是110-120/(一學期十周40天約四千多元).但若是中高年級因為本來就上整天,所以下午課程會再少收(一周大概1,2天而已).另外英文課有請外師加強,所以二年級以上會再收英文課程費(1800).人文適性基金會在四點鐘後還安排一些課程,例如鋼琴課直排輪兒童瑜珈等才藝課程,由學校老師或家長來負責課程,若要選修這些課程,當然還要加收費用。我不知道外面的安親班或才藝班收費如何,不過孩子下午若能留在學校,上課兼玩耍,至少對我而言是最適當的方式。

 

 

第二個部分回答所謂去學校做面談,都要花xx測驗的費用」。請您和您的朋友先看一下我先前的一篇文章:  老師說我的孩子壞(一)  老師說我的孩子壞--人文這艘船 文章中提到 楊 教授想要成立的 「性格調育和潛能開發中心」,如今已經由 楊 教授以個人的專業能力和資歷(兒童教育、兒童發展與心理輔導)成立輔導中心。為什麼要成立這樣的輔導中心?在我這兩篇文章中有大概的說明,最主要的是,希望每個要轉進人文的家長和孩子,都能夠得到當初對學校所期待的效果。

但是請您和您的朋友想想看,一個學校裡有這麼多的孩子,怎麼可能「學校的理念或教學方式」可以符合所有的孩子和家長的期待呢?特別是體制外的學校,許多家長都是慕名而來,本身對學校就帶有期待(但這期待卻不見得是符合實情的),而轉學生的家長,對體制外學校也許所帶的期待會和現實差距更大,畢竟例如您朋友的孩子,所謂「適應不良」是個通俗的說法,但背後的原因呢?是學校、家長還是孩子所造成?還是三方面的溝通都出問題,所以才造成「適應不良」?這些問題不會說換個學校就能都一併解決,而且若換個環境,不僅無法解決原有的問題,反而因為又對新環境產生「適應不良」的情況,這樣對孩子反而形成二度傷害。

 因此 楊 教授決定成立輔導中心,除了服務學校內需要輔導的家庭之外,更希望提供外來的家庭,在決定將孩子轉到人文之前,透過學校安排的試讀或面談時間,了解家長想要讓孩子轉學的原因和對學校的期待,並了解孩子先前的狀況原因所在,若 楊 教授以其兒童心理專業的評估後,認為人文適性但須主動學習的教育環境反而無法讓孩子發揮其潛能,或是問題的根源在於家庭的互動時(這是造成所謂適應不良的孩子背後的原因喔), 楊教授會建議家長不要執意或貿然將孩子轉到人文,以免造成更大的傷害。但若就這樣讓孩子又回到原來的體系,當然也不是辦法,所以若家長願意的話,楊教授可以根據各家庭狀況和孩子所需,提供對家庭與孩子的個別輔導,這種輔導課程就類似心理治療或家庭治療,而您朋友所提到的XX測驗費用,指的應該就是在做心理治療前所要做的各種心理測驗(做完XX測驗後,若要接受輔導,也是要收費)

 

專業的心理測驗和心理輔導原本就都有專利權和專業費用,例如醫院的心智科在做評估時,也要靠很多的測驗來評估某個病患的問題所在,醫院可以用健保給付,但不是任何人到醫院心智科掛號想要做評估就能做評估,因為醫院是評估和治療「病人」的場所,若心智科醫師認為孩子沒有病,就無法以健保方式做評估。但我們都知道,「適應不良」的孩子其實多數沒有病,但仍須要輔導,而輔導是需要先做評估才能針對問題輔導。這種情況下要去哪裡做評估?若要在醫院做,一樣得用自費方式(因為沒有病),但在醫院做很耗時,報告又久等才有,而沒有病也無法安排心理師的諮詢和治療。於是在中北部已有十多所心理師的治療所,就是為了因應一些沒有心理或行為疾病,但又需要專業輔導的人所設立的診所,這些診所原本就是自費看診,就好比國外的心理醫師ㄧ樣。楊教授目前已退休,所以要請他做評估或輔導,即使是人文現有的學生家庭也是要收費,但其實這些費用最 後楊 教授大多都回捐到人文適性基金會,讓這筆錢可以運用在學生身上。這就是您的朋友所聽到的XX費用來源,不知道這樣您了解了嗎?

 我自己仍在進修兒童發展和親子互動,了解到很多孩子的行為其實是反映出大人和孩子間互動的問題,只是我們大人看不看得清楚?我們看清楚狀況,才有辦法陪伴孩子改善問題,而楊教授的輔導課程,首要就在透過協談,陪伴家長看清楚狀況,再進而討論出適合孩子學習和成長的親子互動方式,著眼是在增進家庭和親職的功能,讓孩子能在穩固的環境下成長,培養出穩定的情緒、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面對困難的勇氣。其實若經過輔導後,家庭功能能彰顯,孩子培養出自信心來,這時轉入人文就學,孩子很快就能適應新環境,即使後來不轉進人文,相信孩子回到原來的體系或轉到其他學校,也都能適應的還不錯,因為孩子具備好了「該有的能力」,這會不會才是家長對「學校教育」最終的期望呢?

請續讀: 人文蓄勢家  人文適性教學的NG花絮--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文國小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