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人文老師及實驗性學校家長的參考書
孩子G6那年,我試著在人文蓄勢家的FB以及家長會FB將我覺得”不對勁”的部分提出來。當時,我推薦合夥人們閱讀一本很讚的書,因為人文一部分的孩子越來越像這本書裡的模樣。廣泛的來看,書裡的家長角色,也包括人文裡的大人。而因為連校方都陷入這些迷思中,連帶家長也陷入。但是我想有閱讀這本書的人文家長大概不多吧。
其實人文家長不乏高知識份子,在校也常聚集辦讀書會,是一群認真又愛校的家長。但不知為何,對教育素養和發展心理學素養 (應該是實驗性學校最需要的學理知識) 不足的人文年輕操盤手,所提出來的謬誤說法和課程操作,卻深信不疑? 這是我個人覺得不解之處。
有空,請一定要讀一讀這本書。
■作者簡介
作者 : 麥可˙溫特霍夫(Michael Winterhoff)
簡介: 德國兒童與青少年問題研究權威,一九八八年創辦心理診所,有二十年兒童心理醫師實務經驗,擅長以社會變遷的角度分析家庭教養問題、兒童與青少年心理障礙。
他觀察門診無數案例及當今學校與社會現象提出建言,許多教養著作均再版不斷,其中以「小皇帝」系列備受家長推崇,在重視教育的德國造成轟動,引發一股激烈的討論熱潮,並風靡全世界
< 一場教育革命的大論辯! >
愛的教育真的有效嗎?民主教育真的好嗎?
孩子的心理成熟度普遍下降,
停留在3-5歲自我中心期,
家長、教育界及社會環境可以怎麼做?
孩子不是小大人,別跟孩子當朋友!
你知道嗎?孩子的偏差行為=教養警訊
本書教你:直擊親子溝通3大障礙+破除13個教育迷思+解讀20個孩子的行為警訊!
我們總認為孩子應該得到愛,也確實呵護備至。但孩子依然挫折耐受力低落、缺乏自省能力,甚至校園霸凌事件頻傳,我們不禁要問:到底哪裡出了錯?
作者以二十年兒童及青少年問題的個案觀察,結合社會心理學的角度,發現心理發展不成熟才是孩子發生問題的根源!
重新省思開放式教育的內涵,回歸「恩威並施」的權威民主式教育,提醒家長破除「隸屬」、「寵溺」和「共生」的迷思,針對孩子的特質與能力,給予必要的教育、訓練和陪伴,引導孩子發展健全的心理,才是正道。
親子溝通3大障礙:
◎你把孩子當夥伴,總耐心向他解釋,期望他像小大人一樣「懂事」?
→孩子就是孩子,被迫理解大人的問題,對孩子的心理發展無益。
◎孩子學習低落,你認為是教育體制出錯,導致孩子不適應?
→你將成人的情感需求投射在孩子身上,正視孩子的問題才是關鍵!
◎大人講話,孩子插嘴,你認為無所謂,反而停下來聽聽他需要什麼?
→把孩子當成自己的一部分,沒有界限,只會讓孩子予取予求。
13大教育迷思:
迷思1:孩子的心靈應該順其自然發展
迷思2:大人讓孩子掌權
迷思3:我得在外人面前當好父母
迷思4:孩子絕不是故意的
迷思5:小孩是成年人的一部分
孩子的行為=教養警訊
◎孩子我行我素、沒大沒小?
◎孩子面臨學習障礙
◎孩子太有個性?過於自我!
◎孩子拒絕完成家庭作業
◎孩子不斷插話,不耐等待!
◎孩子沒有道德感、罪惡感!
1.顛覆時下盛行「把孩子當朋友」的教養觀念。
2.重新回歸教育與教養本質,培養孩子的心理成熟度。
3.援引時下媒體與學者相關研究,論點犀利。
4.幫助家長、教育工作者、社會環境三方重新省思並定位教育的意義。
5.作者具專業背景,說服力十足。
< 在看這位有二十年兒童心理治療的醫師之自序前,請先看一位圈外讀者對人文孩子的觀察:
我大姐的小孩唸貴校,這兩年來我們一直努力包容、理解,但很受不了孩子愈來愈誇張!
頭一年本來禮貌的孩子變得超愛頂嘴,還動不動就出口成髒,我姐說那是在 “排毒” !最近這一年更誇張,除了頂嘴、講髒話外,吃飯時完全不顧別人,喜歡的一直夾一直吃,請他留一些給別人還回嘴說「我們老師說我可以自己決定」、到外公家過夜,半夜不睡覺在客廳打電動,大人說太晚請他去睡覺才不會影響別人的睡眠,他居然嗆:「我們同學愛打到多晚都可以,幹嘛管我!」……
儘管我們大家都覺得這孩子已經 “害害ㄎㄧ\ ”,但我大姐卻仍舊認為孩子需要多點時間去探索自我!我們告訴她知識的學習晚點沒關係,但品格的養成不能以後才重視啊!沒想到她卻回我們:「大人不要老是想去型塑孩子,你們都被社會化太久了,所以才會覺得他反骨,他只是在表達自己,反正以後他進入外面大團體後,自然就會去學著配合規範了」
蛤?這是啥理論?我們就是被不當社會化,但貴校的小孩以後仍需進入這社會,那時再學習普世規則就不叫社會化?而且習慣是養成的,壞習慣有可能改得掉嗎?自我過了頭不懂得尊重他人有可能改得掉嗎?
抱歉,我本來只是要找人文的資料,想搞清楚貴校,無意間進到你家,囉唆了一串,還請見諒!
以下是作者序文,畫線處是人文實況存在的迷思!
為子女著想的現代父母 麥可˙溫特霍夫
我從事青少年心理諮商工作二十多年了,每天在診所面對很多青少年患者,他們的父母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才把子女送來,並且認定子女確實有令人擔憂和需要治療的行為缺陷。他們多半來自社會中高階層的家庭,這些家長並沒有忽視子女的成長,反而時刻在操心、盡心,努力按照他們的理念,為子女的幸福貢獻一切。
一個典型的家長接受記者訪問,讓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十歲男孩塞巴斯蒂安的表現恰恰反映了我前面提到的狀況。當記者採訪時,他的母親陳述去參加家長會時,多位老師指出,她的兒子有令人擔心、需要改正的學習困難。
記者:舒爾茨太太,您上周參加了塞巴斯蒂安學校的家長會。老師們都跟您說了些什麼?
母親:幾位老師向我說明我兒子在學習上明顯有某些困難,例如注意力不集中、不聽從老師的指令、聽不進老師的教導。但這都不是什麼新的或異常的問題。
記者:您早就知道這些問題了嗎?
母親:是的。塞巴斯蒂安在學校裡跟不上學習進度有一段時日了,老師們的抱怨我已經聽了很多。
記者:您感到不安嗎?
母親:怎麼說呢?他如果能跟上學習進度當然很好。但我是他的母親,我知道塞巴斯蒂安有自己的學習方式,他在學校會出現問題,事實上是老師們沒有照顧到這一點。
記者:您的意思是?可以說清楚一點嗎?
母親:我們在任何情況下絕不會強制他或對他施加壓力,而會讓他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從他的性格看來,他很難聽從別人的安排,例如完成老師強行交代的作業。
記者:在學校裡,他必須學會在團體中生活和學習。您不覺得這很重要嗎?
母親:我覺得重要的是盡可能讓他快樂。因為只有快樂,他才會產生學習興趣。學校老師的強制做法和固定教材,他都不喜歡,所以他無法理性地配合老師,也就不足為奇了。
記者:您如何看待老師對他學習困難的看法?
母親:我知道塞巴斯蒂安懂得很多,只是不願表現出來而已,因為他無法適應學校的正規制度。我想老師沒有用他可以理解的方式講解,他也可能受到了同學的干擾。
記者:但問題顯然是存在的。您準備採取什麼辦法解決呢?
母親:我當然願意幫助塞巴斯蒂安,讓他得到好成績。我已經為他報名參加課後的補習班,那兒會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這對他是最正確的,因為在那裡,讓孩子快樂是首要原則。
舒爾茨太太的回答似乎是為她兒子著想,她在認真思考如何解決孩子學習困難的問題。學校裡發生的事情對她而言,也不是無所謂,她甚至不惜花費金錢和時間,讓塞巴斯蒂安參加補習班,改善他的學習狀況。
但從很多方面來看,她的回答都具有這類談話的典型性:
●孩子出現了學習困難,應該負責的是老師。
●其實孩子並不是這樣,他只是沒有展現出他的才能。
●孩子學習不快樂,所以沒有表現出他的真實面貌。
●嘗試透過課後補習班的「專業」協助,來解決孩子的問題。
舒爾茨太太和很多有類似情況的家長一樣,急著找出孩子行為缺陷的原因,盡一切努力承擔做家長的責任。但就是這樣的家庭,終有一天會到我這裡求診:各式各樣的嘗試統統徒勞無功,心理治療成了最後的出路。
然而,對孩子的心理進行疏導絕非最後出路,應該把它當作進行其他治療方式的開始。根據我多年的工作經驗:解決大多數社會問題的關鍵,在於發現當事人的心理缺失。
大人讓孩子掌權,但孩子準備好了嗎?
一九八六年,德國音樂家赫伯.葛隆梅爾(Herbert Grönemeyer)用音樂提出,把權力交給孩子,因為他們不像成人那樣利欲薰心和肆無忌憚。這在當時車諾比(Chernobyl)核電廠核災事故的背景下,可以視為對上一輩的失誤提出抗議,而如今卻廣泛成為社會共識。
從表面上來看,如今西方文明社會的兒童世界似乎比任何時候都更加純淨無瑕。在這裡,十歲孩童毋需為了溫飽而去礦山工作受苦。如果,上世紀初的文學作品中,還把教師描寫成獨裁者,比如魏德金(Frank Wedekind)的《青春的覺醒》(Spring Awakening),穆齊爾(Robert Musil)的《寄宿生特雷斯的疑惑》或者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一些短篇小說。那麼今天的書刊中充斥著各種教育方案和學術文章,只有一個目的:盡可能讓學生攀升更高的文化層次,過著成功、自主和充實的生活。
賦予孩子權力是一個重大課題,看看不少地方行政機構歸納各鄉鎮舉辦「兒童議會」的經驗。在這種「議會」裡,孩子可以像成人一樣發表意見,並對鄉鎮事業的發展陳述觀點,最終達到影響行政部門決策的目的。
孩子一向是我們的掌上明珠。由於現代社會少子化的緣故,這種效應更是強烈。過去幾十年裡,出生率愈來愈低。正如市場經濟規則,孩子成了「稀有物品」而彌足珍貴,必須受到各方面的優待。
在這種環境下,兒童不得不充當成人的夥伴,被迫成為原本不屬於他們的角色。但事實上,他們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無法扮演好這樣的角色。
「有個性」和「自我」是兩回事
成人在談論幼稚園或低年級的孩子時,常常會說:「我的孩子意志獨立,做事有始有終,他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事實上,這是強行替孩子安上所謂的「個性」。這在兒童發展早期是做不到的,因為個性形成一般是在八、九歲的階段,取決於父母的遺傳基因,以及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塑型。
上面的例子中,家長將孩子的個性以及在這年齡層所表現的行為,混為一談。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幼兒看起來總是「意志獨立」,是因為他們還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中。他們以為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惡生活。這些孩子還沒有學會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及其他人區分開來。
但問題是,很多家長、教師和幼教人員都失去了對應的認知能力,他們沒有將個人與世界的界限告訴孩子。他們接受孩子生活在幻想世界中的個性,並用幻想的特徵來予以佐證。這樣一來,與孩子適齡的心理發展受到阻礙,只停留在早期兒童心理階段,在隨時要求劃分界限的現實生活中,就會舉步維艱。
這類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如何,我們可以從七歲女孩薩拉的身上看到。
‧警訊 ---讓孩子自己決定≠獨立自主
薩拉是法肯貝格太太的女兒,也是這位母親的驕傲。從幼兒時期起,法肯貝格太太就對女兒的成長有一定的規範:薩拉必須是獨立的個體、必須發展自己的個性、她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絕不聽任別人擺布。
從小,薩拉的自主性就受到維護。從上幼稚園起,她就自己決定穿什麼衣服,什麼時間吃飯和吃什麼。同樣地,她的遊戲夥伴也總是由她自己選擇,只要看不順眼的人,薩拉就不會邀他一起玩。
在家裡,薩拉應該遵守的生活規則都要仔細地制定出來,再與她一起討論。
薩拉在學校的表現同樣十分自立,但後來發生的情況卻讓法肯貝格太太很難為女兒感到驕傲。因為她常常拒絕完成家庭作業,甚至連她自己選擇的小提琴課程也拒絕去上。
法肯貝格太太不明白薩拉為什麼會拒絕,因而對女兒的表現感到絕望。只要一要求女兒做家庭作業或練習小提琴,她就會憤怒反抗,對母親大吼大叫,甚至以拳打腳踢、亂扔東西來發洩情緒。薩拉最常反抗的方式,就是破壞母親特別喜歡的東西。
這個案例清楚表明,如果父母不從小規範孩子的言行,孩子很難如父母所期望的自主獨立。
薩拉從小就不喜歡被人指導規範,什麼事情都自己作主。她的父母奉行反權威式教育,他們以為這是讓女兒儘早培養自主性最好的方法,但他們沒有想過,薩拉能不能了解,自主不僅是對自己負責,還要對其他人負責;在人際交往中要尊重他人,因為是他人的存在才使自己的存在有意義。
法肯貝格夫婦試圖在女兒形成自主性的過程中,給予必要幫助,卻沒有發現她並不知道自主性不是「用頭撞牆」的偏激性格。
事實上,他們告訴薩拉,她可以自己決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時,就剝奪了女兒去感受和學習他人如何決定事務的機會,而這正是在群體行動中的必要特質。
引用來源: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49212025469
(請看一下媒體推薦,看看"名人"怎麼說)
<人文老師們,為了孩子們的未來,有空請勤加研修兒童心理發展學,懂了道理之後,再來設計課程,再來帶領孩子,這樣謬誤自然就減少,爭議自然就減少,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傷害就減少了。加油!>
請參考:人文國中小適性教育的NG花絮--18 失落的榜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