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榜樣

有家長認C為NG系列裡提到有關B師的事情,對B師很不公平。這位家長的訴求有兩點:

 

第一點,這位家長C以”B師沒有在看NG系列”,無法為自己辯護,所以認為文中指出B師設計出的課程其內容和想法有誤是不公平的做法。但這位家長C不知道的是,當NG-1,2貼文出來後,這位B師很快的以FB私訊傳來其獨特的指教(類似NG系列前傳),所以我想B師應該是有在看這NG系列。再者在NG-7,8,9,10文中我認真搜尋專業資料,再輔以個人所學及職場經驗,希望討論人文這兩年”適性”課程的謬誤,以解答我自己對”人文為何變了”的迷惑。這位C家長可能因為愛師心切,沒有看清楚在NG-8裡已經提到,B師只是人文主導老師群的代表而已:

 

 

然而請不要誤會,以下的討論不是特別針對B師。B師是位非常認真又有創意的年 輕老師,我曾公開和私底下都稱讚過B師。只是也只有B師在記錄孩子們上學後和同儕還有和老師們相處的狀況,而B師在G6這年的課程設計中似乎又占了很重要的地位,因為據B師自述:夥伴刻意把領導班群發展的位置讓給我當作師培---

既然是老師夥伴們的安排,那B師設計出的課程,理當是有總導師或校長或治校委員會來督導課程內容和品質,所以以B師設計課程的想法來代替G6蓄勢家這年度校方治校的想法和做法應該不為過。

 

我將情況說明給家長C後,家長C沒有再針對此點提出其他意見。

 

第二點,就很值得討論了。家長C說: B師很好,是女兒最愛的老師。

(同樣的先說明,以下以B師,家長和孩子為例來做情境討論,但絕對不是針對這幾位人士個人做評論或攻擊)

 

有另一位家長A留言給這位家長C: 我好奇的問我小孩,結果他挑眉說:「哪有,B師很會故意玩人好不好!也有當眾說她明明是女生(上述家長的女兒),怎麼長那麼大隻,簡直是金鋼芭比!唉唷,他才不會管你抗不抗議咧,他很敢講好不好,我們班最常講髒話的也是他啊」

 

家長C回覆家長A之留言:

我女兒很愛B師,B師用她信任的方式對待她,用她接受的方式開她玩笑,(她171公分,本來就很大隻)她喜歡他的特立獨行,坦誠不造作,她常常回來告訴我B師跟她談的很多想法及他們一起做的事。我看到B師在質性評量中那麼一針見血的觀察,我知道他就算偶爾罵髒話(很抱歉,我也會罵一字經,我看到這些XXX的留言我已經X一個晚上了。)但他是個愛學生的認真老師。

這樣就夠了。

 

這樣就夠了嗎?

「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在人文裡「愛」不會少,但「榜樣」呢? 

 

這陣子NG系列討論人文的問題,我認為主要的問題之一是目前人文的主導老師將”隨性”當成”適性”。然而,”適性教育”在目前教改連連的環境中,已經成為一個空泛的”口號”,似乎只要不同於一般體制的教育,只要說是”因人而異”或”符合個別需求”的教育,就可以稱為”適性教育”,這是極大的錯誤觀念。其實適性教育有其嚴謹的定義,不然大家自己怎麼想就怎麼做,可能就會出現類似人文的混亂情況。

 (請參考: 人文蓄勢家-2)

   

但是,我認為這兩年人文最大的問題是,「教育無他,唯愛與榜樣」的「榜樣」出了問題。

只有愛,但沒有正確的「榜樣」,孩子會變成甚麼樣呢?

 

不管學校要採取何種教育,重要的是孩子在學校如何學習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更是孩子將來能帶著走的重要能力吧!

 

學校教育所提供的是一個小型社會的縮影,其目的並不在於要孩子追求外在的表現,例如成績分數比賽等,而是藉由教育提升內在的層次,例如規範行為、價值觀念等的養成,所以學校本身就具有教化的功能,不只是老師會影響孩子,其他如學校的硬體設施,環境佈置,課程概念,人文風氣等等,都會影響學生品格的形成。

 

在眾多學習理論當中,班度拉(Bandura)提出的社會學習論最能說明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力。他認為人類的學習是個人與其社會環境持續交互作用的歷程。他強調孩子的學習是由「觀察」與「模仿」當中獲得的。研究已知,新生兒剛出生幾個小時就會開始"模仿",學者發現若對著出生沒幾個小時的新生兒吐舌頭,會發現新生兒也會以緩慢的動作吐舌頭,所以絕對不能小看人類的模仿能力。

 

而孩子模仿的對象稱為楷模(model),家庭中的父母與學校中的教師,一向被視為兒童的楷模人物,因此,教育上素來重視的以身作則,其涵義即在此。孩子進入學校後,不管在教師的「身教」、「言教」,乃至於環境的「境教」都是小朋友學習的榜樣,因此學校內的成人有義務提供對於孩子最有利觀察與模仿的對象選擇。

 

Bandura的理論透過他設計的一個很有名的社會學實驗可以清楚驗證孩子「觀察」和「模仿」的能力。他讓一群幼稚園孩子看一段影片。影片中有一位阿姨,在實驗室裡拿著一把榔頭對一個 Bodo doll(不倒翁娃娃) 施暴,敲槌打揍拳打腳踢等。孩子分成三組,不同組的孩子看到的結果不同。第一組看到的是,這位阿姨施暴完後,得到獎勵。第二組孩子是看到這位阿姨施暴完受到責被。第三組孩子看到的是沒有做處理的結果,亦即部獎勵也不責罰。之後,再讓孩子進試驗室,實驗室裡有一些玩具和那把榔頭,以及Bodo doll,觀察者在幕後觀察孩子有何反應。結果發現,第一組的孩子比第三組的孩子更會對bodo doll施暴,而且第一組的孩子有時施暴方式比大人還狠。而第二組孩子是最少出現暴力行為的一組。

 

這個實驗主要發現,孩子會觀察大人(因為大人通常是孩子自然情境下的榜樣)的行為所帶來的結果,從中學到此行為是”可做”或”不可做”。例如大人打Bodo doll可得到獎勵,會讓孩子以為”打 Bodo doll”是「對」的行為,於是孩子就會去打Bodo doll。意思是說,孩子若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學習」到,當大人做壞事沒有受處罰反而被獎勵時,等於是「強化」孩子也會學著去做這件事情。

 

然而,他又發現,觀察學習並非一定要受到「強化」才會發生。在另一個實驗中,設計出兩種情境,一是大人坐在Bodo doll 旁邊玩安靜的拼圖,而孩子坐在旁邊看。第二種情境是,大人玩拼圖後,對Bodo doll 施暴,之後這大人沒有任何獎勵或懲罰,一樣讓孩子在旁觀看。結果發現,觀看第二組情境的孩子,其暴力傾向比第一組孩子嚴重。

 

意思是甚麼? 光是旁觀暴力行為或不良的行為,就足夠讓孩子產生社會性學習的效果出來。

 

所以,若校園內不好的言行 (不只是肢體暴力,其是校園霸凌目前已將言語暴力,網路暴力,精神暴力,還有人際關係暴力都包括近來) 沒有得到及時處理,或施暴者沒有得到責罰,除了一再增強施暴者的施暴動機之外,還會讓旁觀的孩子學習到:施暴行為沒有甚麼不對。所以有朝一日,旁觀的孩子也會開始去對別人施暴。

 

最典型的就是多啦A夢裡每集反覆發生的劇情: 胖虎對大雄施暴 (肢體暴力,言語和精神恐嚇暴力),小夫在旁跟著起鬨 (人際關係暴力),兩人對大雄害怕的反應還引以為樂。而當胖虎不在的時候,小夫也會視情況的欺負大雄和其他更弱小的孩子。其他更弱小孩子則都輕視大雄。大雄雖然是受害者,但當他拿到多啦A夢的道具時,他也會去捉弄胖虎和小夫,有時也會去欺負其他的孩子。這樣的劇情每集上演,但都看不到大人出面制止,可能大人就只是抱著小孩打打鬧鬧不會怎樣的態度來看待這些事情。

 

但許多校園暴力就在大人「不以為意」之下產生。可怕的是施暴者可以從施暴行為得到滿足,不見得會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情來,然而被施暴者呢。特別是長期處於精神或人際關係的恐懼中的孩子,因為此種暴力行為不是外顯性的,孩子可能受到威脅恐懼,但又說不清楚,大人也不易查覺孩子受到威脅,甚或當孩子說出來時,大人還要孩子不要亂講,或說要當面對質讓孩子又二度恐懼,長期的恐懼及壓抑之下,可能這孩子有一天爆發而做出驚天動地的社會事件出來。正如這幾年美國幾次的校園槍擊案,有些槍手的背景都讓人出乎意料,因為槍手並不是大家熟知的施暴者型態,而是那些高材生或是瘦弱安靜的孩子,經常在鄰居眼中是”乖學生”的形象。台灣這幾年的社會事件也似乎逐漸朝這方向走去,怎不叫人擔心?

 

上述家長C認為,孩子喜歡B師,又信任B師,所以對B師不禮貌的言行孩子可以接受,所以家長C就不以為意,還說,B師是認真又愛孩子的老師,這樣就夠了。

 

但這位家長C沒有想到的是,孩子可能因為剛轉學,在新學校也許需要有一位大人讓孩子產生依附關係,孩子才能順利融入新環境。然而此種依附關係,不一定是對等或好的依附關係。因這位孩子從一般體制學校轉入,遇到年輕又特立獨行的老師,對青少女而言,這樣不同於以往老師形象的B師可能對孩子比較容易產生吸引力,孩子因此喜歡老師信任老師,所以老師的言行舉止孩子也許都不加思索的接受。然而,這樣不對等的關係,對孩子的心靈沒有影響嗎?

 

(其實在家暴的案例中,往往施暴者也自稱很愛受暴者,有時連受暴者也自覺很愛施暴者,因而可以一次次忍受施暴者傷害受暴者的行為。)

 

最大的問題是,此老師的言行舉止不是只有她的孩子受害。因事件也有被其他同學看到,同學們相互之間可能有討論。還有的同學回家後有和家長講,而家長會對此事件(老師,孩子)和孩子討論等等。有和家長討論的話可能還好,至少有機會導正觀念。但若有些孩子沒有和家長談及此事,而是在校目睹此老師對女學生不良的言行,或是又看到B師其他特立獨行或誠實可以無禮的言行,但可能都沒有人制止,那請問校內的孩子們會學到甚麼?

 

1.和同學開這種不尊重的玩笑沒有問題,因為被開玩笑的同學沒有生氣,開玩笑的老師沒有受到處罰,而且女同學還很喜歡老師對她開這種不尊重的玩笑,

2.所以以後也可以對其他同學開這種不尊重的玩笑,

3.所以若對其他同學開這種不尊重的玩笑會被罵,那就去對這位女同學開這種不尊重的玩笑沒關係,因為女同學不會生氣。

這是甚麼樣的情況?有可能產生嗎?依照心理學者的研究看來,的確有可能產生。

 

所以家長們發現老師對自己的孩子開這種不禮貌的玩笑,還能僅僅以我的孩子很喜歡這位老師的想法來應對嗎?

 

 

即使老師不是對自己的孩子開玩笑,當我們知道老師對校內孩子開這種玩笑時,都應該馬上和老師討論其不當的言行對孩子的傷害,同時還要將此事情告知被開玩笑的孩子的家長,讓家長關注孩子是否有受到傷害,並進一步和校方討論要注意這位老師的品格。

 

我想很多家長都知道,教好自己的孩子絕對不夠,要將別人家的孩子一起教好,才是真的愛自己的孩子。不然,孩子出了家門,卻在學校或社會中遭受到別人家孩子的欺負等等,那怎麼辦呢?

 

同樣的,這次引起人文小學部轉學潮的「魔風桌遊」事件,也是因為有自覺的家長發現魔風桌遊給孩子們帶來負面的影響,於是主動向老師提出建議,希望淡化魔風對孩子們在校環境的不良影響力,這是有責任感有道德感的家長們自發性的提案。只是因為校方處理失當,再加上有家長們仍以「我的孩子喜歡玩,孩子覺得沒甚麼不好」,「要滿足想玩此遊戲的孩子的個別需求」或是「魔風桌遊引發孩子們的學習動機」為由,反對這項提案,因而讓部分家長們對校方和部分家長合夥人的道德觀和品格標準失望,不希望讓孩子處於有不良榜樣的環境,於是選擇轉學。

 

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人文孩子們的榜樣為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文國中小 適性教育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