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變小皇帝?教育關鍵在心理

 

這幾年,一些社會事件的主角,相信讓許多關心教育的人,不論是老師或家長,都會驚心的問 : 這些大孩子到底是怎麼了? 什麼樣的成長背景讓他們變成拭警、情殺、或無端殺人、鬥毆的主角? 這些大孩子是生在什麼樣的環境才變成逞兇鬥狠的人?

然而,當記者去訪問其中幾位主角的鄰居時,我們聽到的竞是: 模範生、乖學生、安靜有禮、家境不差、父母開明重視教育、人生勝利組等等-----之形容詞。但為何這些原本擁有令人稱羨的這些形容詞的大孩子們,卻演變成社會事件的主角呢?

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教育,到底是哪裡出錯?

也許答案,就在這本書裡。請務必參閱: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 ---好書介紹

 

摘自《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暢銷100萬冊的教育經典》,【麥可.溫特霍夫 著,王泰智、沈惠珠 譯,野人出版】

 

學校的教育理念、教學計畫、授課形式,以及家庭的日常教育只有適合孩子的年齡,並與其心理發展水準相符時,才能有效促使孩子步入正軌。然而這個觀點卻不被現今擔負教育使命的大多數人所認同。

 

他們始終以為,心靈應該要順其自然或是自動發展起來的。心理上的不良發展被視為受到外界影響後的病態呈現,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透過心理分析和消除根源來恢復正常,但我們幾乎未從心理成熟的角度觀察,青少年表現出來的錯誤行為。沒有人想到,不論是小事,如拒絕做家事,甚至偷盜或暴力等行為偏差,從心理成熟的角度更容易解決,而不是單純以社會影響的模式去詮釋問題。

 

在現行的教育機制下,二○○六年曾發生一件舉國震驚的案件。

 

二○○六年十一月,明斯特蘭地區的無名小城埃姆斯德滕岀現在報刊的頭條新聞。可惜的是,這則新聞與這擁有三萬五千名居民的城鎮如何發展無關,而是令人震驚的消息:當地紹爾姊妹中學的一名學生企圖瘋狂地殺死校內師生,結果導致十一人受傷。不幸中的大幸是,唯一的死者是凶手自己——一個年僅十八歲、性格孤僻、情緒無常的電腦遊戲狂。

 

近年來,我們經常聽到類似報導,這只是冰山一角,其發展趨勢無人能夠做出正確估計。如果你認識教師、幼教人員或其他教育界人士,就會了解時下青少年對前途的種種失望和抱怨。

 

這似乎已經成為主流價值和標準答案。而且,大多數的「問題青少年」都生長在健康正常的家庭,因此不能用「失真的童年」、「破碎的家庭」或者「不良的社會環境」等老調來解釋。

 

愈來愈多這樣的孩子從出生起就備受父母疼愛。他們的父母接受了一切善意的教育建議,並把新式教育在他們身上付諸實踐,埃姆斯德滕的那位少年犯也不例外。據了解,他來自一個正常的家庭,是個好學生,雖然性格有些孤僻,但絕不是天生的殺人凶手。

 

過去,這種現象往往成為教育界爭論的主題,受到攻擊的是所謂六八後的一代。這一代人處境困難、經歷特殊,企圖在情感上掙脫教育和紀律的枷鎖,並以此作為道德標準。他們反對權威式教育政策,甚至徹底藐視權威概念,很長一段時間,這成為教育界的共識。父母也更重視「放長線」策略,以防止教育的悲劇在孩子身上重演。

 

參考來源: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24043&kdid=AR10&r=9

 

 

這位兒童心理發展專家一再呼籲,孩子需要經歷正常的發展階段。

他要大家再思考一下,一個孩子今後最理想的心理狀態應該是怎樣,那我們的目標就應該是:一個健康成人應該具備與其年齡對應的心理成熟度。

要達到這目標的核心問題是:心靈中哪些可塑部分,對一個成人獨立生活是重要的?人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心靈,才能在生活中與他人良性溝通、成功工作,正確評價和控制自己的感情?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這位專家認為人的心靈成長需要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心理功能,如挫折容忍度、良知判斷力、工作態度,以及成就欲望。這些功能只能逐步形成,才能保證心靈最大的完善。另一部分就是世界觀,即如何感受和詮釋我們身處的世界,和如何確定我們在其中的位置。

 

人文國中小欠缺的就是對兒童發展心理學的了解。楊教授當然有其專業性,但事實上,教授早就不再主事於人文國中小了,而現在的主事者 (不知是誰?)看起來似乎並未具備此專業知識。人文老師們,為了孩子們的未來,有空請勤加研修兒童心理發展學,懂了道理之後,再來設計課程,再來帶領孩子,這樣謬誤自然就減少,爭議自然就減少,重要的是,對孩子的傷害就減少了。加油!

 

請參考: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變成小皇帝? ---好書介紹

                人文國中小適性教育的NG花絮--18  失落的榜樣

 

 

arrow
arrow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