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7年12月份的天下雜誌很值得讀,專題討論是:培養孩子的自學力。這期雜誌也稍微探討有關一綱一本或一綱多本的話題。看了雜誌訪問正反兩方的說法,我這小小的普通家長忍不住還要再來說一點話。以下是我寫給對”一綱一本”持反對意見學者的mail(算是讀者投書啦)


------------------------------------------------------


X院長您好(某大學工學院院長):


我是天下雜誌"親子天下"的讀者,在這期親子天下(12月號)裡看到您反對一綱一本的觀點,實在無法認同。但是因為我也曾經接受過某雜誌訪問,討論有關嬰幼兒閱讀的議題,結果記者整理的初稿和我的原意相差甚多,而且記者未經過我審稿後就逕自交稿,幸而在出刊前發現錯誤及時改正過來。所以看到這期雜誌裡您的評論時,我想要請教您本人的看法。


81頁裡您提到"一綱一本,減輕不了學子壓力",文章最末端裡說到:


「我其實認為,國中生的壓力應該這樣看: 如果他每天花十二小時讀書,有三個版本,他就十二除以三,各花四小時讀;只有一種版本,他就十二小時除一,全部拿來讀一個版本,但仍會花十二小時,壓力不會減輕。」


我是想會不會是記者寫錯了,而您又忙所以沒有時間審稿。以我做家長的想法,我猜測您會不會原本是如此說: 一個科目若有三個版本,若一個版本每天要花四個小時才能精讀,那三個版本就三乘四,每天要十二個小時才讀得完。可是若是只有一個版本,學生每天四個小時讀完一本後,有兩種選擇,一是可以讀課外書或作課外活動,甚或可以休息補充睡眠(睡眠是目前很多青少年所缺乏的正常生理需求)。二是就可以去讀別的科目,所以每天十二個小時可以讀三個科目,而不是同一個科目。


我的孩子今年才剛上小一,不過孩子上的是頭城的人文中小學。我在部落格裡也針對一綱一本多本寫了一點心得,提供您交換意見,耽誤您寶貴時間,在此抱歉。祝好


---------------------------------------------------------


等了一陣子沒有回信,猜想也許信件被送到垃圾信件了,或是院長太忙沒時間回答一個奇怪家長的問題。隔一個月,我在教育電台的網路電台裡聽到一段主持人與一位家長會會長的訪談(是過期錄音重播)。這位家長會會長反對北北基一綱一本,他所提出的的疑慮是:1.只用一本教科書,而且五年內不換,不重複考考古題,會不會後來題形變成瑣碎化? 2.學校錄取名額沒有改變,只用一本教科書,因為範圍固定,所以後來考題可能會變窄變深,仍然無法解決孩子升學壓力。


我聽到這段話時,忍不住又寫了一封mail給這位工學院院長,信中提及我聽到這段訪談的感想,我寫到:


聽到這位家長會長的論點,我直覺的感慨是:台灣家長對考試的反應,真實的暴露出中國人的"自私"。因為大家忘了考試的目的:考試的目的應該是要考出孩子會的東西,讓孩子知道他會了什麼(從會的範圍中建立自信心),順便讓他知道他哪裡不會,可以再加油。可是學校不斷考試和排名的結果,似乎只讓家長、學生和老師都認為考試是要讓孩子知道他哪裡不足(結果不會的太多,愈來愈沒有信心),重要的是"有沒有比別人好"。例如上面這位家長所說的話就很典型的反映出這種想法:試想只有一本課本,一個範圍,如果家長從自己孩子的角度出發來看,這樣不是讓孩子很輕鬆的知道他要學什麼,哪一部分他比較弱可以再加強,或哪一部分是孩子自己的興趣範圍。可是這位家長這樣的反應卻顯示:家長擔心的是,因為課本是固定的,若是"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多唸幾遍,所以成績比自己孩子好,可以分發的學校會比自己的孩子好?說真的,我聽到這段話的直接想法是如此,不知道您對我的疑惑有何看法?


您是學者,我想您一定非常了解"知識"為何?我認為知識是有共通性的。北北基的的一綱一本申明是考綱不考本,考這學科的概念而不是照抄課本內容,而且學者也知道現在教科書的內容每個版本差異並不太多,即使如您擔心的:語文課程如國文英文各版本的差異較多。可是語文是實用性的學科,說真的會受到"版本"而限制語文的學習嗎?為了少部分的差異選擇一綱多本,雖然表面上一個學校只選一版本,但是安親班和補習班卻為了要讓家長放心,而將各版本的評量表都拿來讓孩子作(您的孩子可能不需要上安親班沒有碰過這種狀況,但是台灣有很多的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到安親班)。孩子一整天作評量表的結果是,成績好卻喪失學習的興趣(請看2007的TIMSS結果),這就是我們要孩子讀書考試的目的?不知道您的看法如何?


祝好(為什麼後來我還要再寫mail給這位學者,因為電台訪問的家長會長剛好就是這位學者。)


 


前陣子從網路電台收聽到今年教育廣播電台的教育好夥伴節目,所策劃的”教育無國界”新單元,這個新單元主要是介紹世界各國的教育觀。1月14日這集的節目,訪問的是”芬蘭驚艷”一書的作者吳祥輝。聽完節目心中許多感慨,於是我上教育好夥伴的部落格留言:


 



這個專輯實在太棒了。慧心加油,慧慧媽咪們加油!
正如慧心提問的:為什麼芬蘭的孩子上課時間比台灣孩子少一半,且外在環境這麼差,芬蘭還可以成為教育大國?吳祥輝先生說的好:"因為教育不能只在學校談"。綜觀台灣這幾年所謂的教育改革,談的是什麼?談的是課本要一綱一本還是多本,談的是升學方式要推甄要指考還是要繁星計畫---------可是就沒有談到教育的主體"孩子",以及和孩子最密切的"家庭教育".難怪吳祥輝先生要說:台灣的教育已經爛到不行,可是我們自己人卻不知道.所以如何放眼天下,從小培育世界觀,(其實更要培育現代家長的世界觀,才不會在這個時代裡還要孩子死讀書)就靠慧心這個專題了。
我的孩子安安今年小一, 很幸運的他一開始就讀頭城人文國中小學的娃娃國(也是吳祥輝先生兒子的學弟),所以目前他最不喜歡的是"放假".快樂上學在台灣事實上是做得到.2月份親子天下的專題:"如何替孩子選對學校"裡有短文介紹,人文國小的課程很類似芬蘭教育的"整合"性課程,娃娃國沒有考試,但上學期的主題課程--童玩商店,在學期末時孩子們要將整個學期(10周)所努力的成果已開店當老闆的方式呈現出來.當其他的孩子坐在教室裡以考卷來測驗自己一學期學到的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等知識能力時,娃娃國的孩子,在沒有教科書的情況下,該學的學科知識透過”做中學,學中做”的方式都學到了。但是課本無法教導的如待人接物、團隊合作、勇於表達、規劃協商、和分組討論等日後”帶著走的能力”,娃娃國的孩子都從籌備童玩商店的過程中學到了,”童玩商店”真的等同於一場大考啊。


 



唉,芬蘭的孩子上學時間短,每一學期就只有一本課本,可是這本課本將孩子要學習的知識整合為一,對呀,語文數學科學社會等這些知識本來就是融合在生活當中的,可是我們台灣的學者竟然還在搞一綱幾本還在擔心課本不夠多!?

吳祥輝先生也就是二十幾年前有名的”拒絕聯考的小子”。在出版芬蘭驚艷後,還出了一本紀錄他小兒子求學的轉折過程,書名是”我是被老師教壞的”。他的小兒子從原本人見人愛聰明伶俐活潑有禮的好孩子,逐漸變成問題學生不喜歡上學,為此,吳祥輝替孩子轉了幾次學,終於落定在人文國中小,此時孩子已經國中了。原先由媽媽每天送孩子從汐止經過雪隧來頭城上學,後來由吳祥輝自己送,也成就一段”溫馨接送情”的父子相處時間。正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在人文國中小找到了自己,也恢復成吳祥輝原本的兒子,這孩子求學的這段過程,很值得許多家長和學校老師思考思考。




人文國小娃娃國的期末考---童玩商店  


一綱一本,一綱多本?何不一綱無本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