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做噩夢是孩子們夜晚睡不穩的常見原因,也可能是孩子們不敢入睡的原因之一,可是家長們要如何幫助孩子?告訴孩子噩夢是假的,不要害怕?還是恐嚇孩子再不睡覺就要叫警察? 有的家長還嘲笑孩子膽小? 面對孩子的恐懼,我們大人要怎麼做?


 


  門診有一位媽媽帶孩子來看感冒,問診完開藥後,我通常會再多問一句:平常照顧上還有什麼狀況? 媽媽猶豫一會問到: 這孩子晚上經常作惡夢,睡不好,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問題,需不需要作檢查? 孩子是幼稚園大班生的年紀。碰到這樣的狀況,通常都會詢問一下學校學習狀況,同儕相處,或是家庭是否有變動,或最近是否有發生特殊事件等等。問完了,有時家長會明白問題點在哪哩,要如何去幫助孩子解決外在的問題。但有時,問完了,還是無解,但總不能就繼續讓孩子因作惡夢而睡不好,還是要想辦法解決。


  我問這位媽媽平常有沒有陪孩子共讀的習慣,看得出媽媽覺得我問的問題有點奇怪,這跟孩子做噩夢有甚麼關係?媽媽說:平常有時間還是會陪孩子看看書。我說:那很好啊,因為我要介紹你看一本繪本"我向媽媽介紹的繪本是"潔西卡和大野狼"


  這本繪本是在描述父母如何幫助孩子解決「惡夢一再出現」的困擾。潔西卡在夢裡獨自走入黑暗的森林裡,深處裡閃著的一對寒光逐漸接近,害怕的潔西卡不知所措,只好驚慌的從夢中醒來,但不是醒來就沒事,因為對惡夢的恐懼,即使在白天仍然緊緊蹶住潔西卡的心。潔西卡的爸媽警覺到孩子的恐懼,但他們處理的方式很值得借鏡。潔西卡爸媽帶著潔西卡一起思考,如果睡夢中又出現大野狼時,潔西卡可以怎麼作?於是他們設計一句咒語,DIY做了一隻仙女棒,然後潔西卡要背熟這句咒語,晚上當大野狼出現時,只要念這句咒語再揮一下這隻仙女棒,大野狼就會消失!


  這樣有用嗎?


  社會認知論學者Bandura提出一個稱為自我效能的理論。自我效能大致上是說面對問題時,個人對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認知程度如何,簡單說就是自己對自信心的評分是幾分。家長們都說要培養孩子「帶得走的能力」,其中當然要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畢竟生活中隨時會迸出未知的問題,家長也無法時刻跟在孩子身邊幫他解決問題,倒不如訓練好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這就是在培養孩子的自我效能。那麼要如何做? Bandura認為透過認知過程產生對結果的期待,才能引發人類行為的改變。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期待孩子的問題能得到解決,不是我們父母想盡辦法幫忙將問題處理掉,而是要協助孩子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讓孩子產生想要解決問題的動機,再協助孩子一起來尋求解決的方法,並讓孩子以自己的力量去達到解決問題的結果。簡而言之,就是恆古不變的道理--天助自助者啦。


  故事中潔西卡的爸媽先是傾聽了解孩子的問題,給予支持,這是許多爸媽可以做到的事情。但重點在於如何協助解決問題? 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的來源有成就表現、替代經驗、言語的說服、情感激發等四項。潔西卡的爸媽先給予言語安慰和支持,讓潔西卡知道作噩夢和害怕的感覺是很正常的(言語的說服,情感激發),然後帶著潔西卡念咒語和製作仙女棒,並鼓勵潔西卡熟念咒語以及練習揮棒(言語的說服,替代經驗),再來請潔西卡想像遇到大野狼的情境時她要怎麼應付,讓潔西卡先作好演練(成就表現,替代經驗)。潔西卡從演練的過程中,先得到信心,知道自己準備好武器,而不再只是坐以待斃(情感激發,成就表現)。雖然現實和夢境也許有一段差距,潔西卡白天練好工夫,晚上能不能施展出來,順利將大野狼趕跑也許還是未知數,但這樣陪伴和準備的過程,會讓潔西卡心理的恐懼和焦慮程度開始降低,對自己開始有了信心。


  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論對於個體的影響有三個面向,第一是認知,藉由個人在事件中參與如何面對問題及處理問題的過程,體認到自我能力的存在和力量,孩子會知道----我有能力;第二是動機,透過前項自我能力的認知,逐漸產生出信心,讓個人在將來又面臨困境時,更有動機去幫助自己面對和解決問題,孩子會知道----我要自己去解決自己的問題,讓自己更強;再來是心情或情感,當個人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具有達成目摽的能力時,這樣在困境中,就能努力應對不輕言放棄,又能從中再次得到增強自信心的回饋,孩子會知道--—我有能力和信心可以去試試看,遇到困難沒關係,勇敢努力去面對,就很棒!


但是,這樣真的有用嗎?


有用的!只是孩子還小,有一部分還是得靠大人幫忙。因為在這四項因素當中,成就表現是影響自我效能感的關鍵因素,因為成功的經驗可以提高個人對自我能力的信心,反之若是多次失敗的經驗,則有可能會降低自信心,給自己打不及格的分數,自然就沒有動機想要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要營造孩子成功的經驗,除了孩子個人的努力之外,若加上大人的鼓勵和適當的協助,就更能提高問題解決的機會,這就是潔西卡爸媽所做的事情。


  只是,大人有時是在幫倒忙,造成孩子更多失敗的經驗。例如在彩繪的DIY場合中,看到許多家長付錢給孩子買材料,雖然開始是陪在孩子身邊讓孩子先動手畫,但過程中常常看到這樣的畫面,大人看到孩子畫不好就開始出口指導,甚至沒耐心指導或等待,就開始說出負面言語,最後乾脆將畫筆接過來幫忙畫,讓孩子晾在一旁,雖然最後的成品不差,但孩子學到的其實是---我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


  潔西卡的爸媽將孩子痛苦的事件,巧妙的轉換成正向的學習。他們對孩子有即時明確的正向回饋,取得孩子的信任,知道爸媽會一同來協助孩子面對問題;再以傳授技巧等方式強化協助孩子發展自信心,讓孩子看到自己行為的能力價值;同時適切地引導孩子參與執行,增強孩子自身的感覺;協助孩子克服害怕和焦慮,以正向的言詞鼓勵孩子發展適當的自我效能。


  這樣,潔西卡不單是打敗惡夢的恐懼感,也打敗對自己無法解決問題的挫敗感,潔西卡將更能勇敢的面對成長過程中無數次的試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