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適性教育"? 誰說了算?

 

(ps:這篇是103年寒假貼文在人文蓄勢班群後援會FB的文章,為第二學期末登山活動之感想)

先前詢問合夥人們,何謂適性教育”?

藉著這次登山活動,我還是想要再和合夥人們討論這個問題。

在登山活動結束後,我發mail給家族老師:

 

其實G6這半年太可惜了。

先感謝您好幾個星期五都陪著孩子們上山和下海,帶著孩子們玩得很高興。可是除了留下照片,留下一些記憶之外,請問,這些給孩子們什麼"帶得走的能力"?

自己會搭車? 找路線遇到問題想辦法解決?

這些,小學部都已經訓練過了,而且小學部做得還更完整。孩子們出去戶外教學前,還會花時間找一些和此趟旅程有關的人文或地理等資料,出去玩回來,除了照片和記憶之外,腦袋還多了許多以後可以用的到的資訊。雖然這半年出去的頻率很高,也許無法像先前一個學期一次的戶外教學,可以做很多的準備,但也不至於都無法準備,更何況孩子也更大了,其實可以做得更多。可是很可惜的,看不到事前的準備。

就如學期末的登山,請問走了這麼一趟,有多少孩子知道自己去的地方到底有甚麼特別的人文歷史? 它是一條古道吧,它背後還有一些值得紀念的歷史吧!

還有登山訓練,B師不是在抱怨登山社的孩子都沒有自主訓練很危險,可能會拖垮同伴,所以登山課尚未到學期末就被B師停課? 那這次這麼多孩子,也許這條步道不危險,但這麼多孩子,每個人體力狀況不一,對危險的認知也不一。事前只有登山裝備說明,還有紙上談兵的行前計畫,這是讓孩子有甚麼樣的"帶得走的能力"?

 

有一位合夥人說孩子沒有參加這次的登山活動,因為孩子不想去,而家長也認為孩子「還沒有準備好」所以同意他不去。

簡單的一句話"孩子不想學不想做不想去,是因為還沒有準備好"

看似合理的說法,似乎就是「適性教育」的濃縮定義? 可是,卻將人生的基本道理都忘了。

 

道理很簡單,不想去就不會作準備,所以是「沒有準備」,而不是「還沒有準備好」。

所以他不去是理由還是藉口?

 

第二學期初我到學校去,遇見孩子先前在小學部的老師,就聊了幾句。我將心中對蓄勢家選課的疑問請問老師:有的孩子連基礎科程都不選?

老師也說也許是孩子還沒準備好!

我的疑問是,孩子在人文5年了,如果還是沒準備好,請問到底是誰讓他一直沒準備好?

 

有一次聽B師說了一個課堂的情況來表示他所認為的適性教育。

他說有一堂課是要寫週誌,班上有一個孩子不想寫所以都沒寫,其他的孩子覺得不公平。B師告訴其他的孩子說:因為他還沒有準備好。

後來,這孩子都沒有寫週誌,只要有同學問這孩子:你為什麼都可以不用寫週誌?

這孩子就說因為我還沒有準備好。

 

老師面帶得意的說著這段事件,似乎如此孩子就學會尊重「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我心裡聽了非常難過。

「不想寫所以沒有寫----沒關係,老師尊重你」

 

「不會寫,寫不好,所以不想寫---沒關係,老師再教你一次、

「不會寫,寫得慢,所以不想寫---沒關係,老師等你慢慢寫

「不會寫,寫不出來,所以不想寫---沒關係,老師換個方式教你

其意義完全不同。

現在人文的「適性教育」到底是什麼?

 

而這次登山活動是利用學期末的時間,應該是課程而不是寒假營。可是為什麼人文的孩子可以對學校課程,以不想去就不去的方式來選擇要不要上課呢? 當然若是因為身體狀況無法參加這是可以接受的,可是身體健康不好也不一定就不能參加這類活動,只要事先先規劃好準備好,也一樣可以自我挑戰。

可是讓孩子因為「不想去」,而他的家長也被灌輸觀念認為「孩子不想去是因為孩子還沒有準備好」,所以同意孩子不參加。

我很想知道這孩子那三天有沒有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回過頭來說,「適性教育」的定義到底為何?

我們聽到的都是學校的官方版,但大家有沒有想過學校解釋名詞的來源出處? 前一陣子才聽到一句令人深省的話:

公開的言論思想,都具有危險性,因為它都會帶來某種行為和結果。

中小學的教育學說理論更需要謹慎,因為它教育的是尚未有成熟自覺能力的孩子,所以教育理論的形成應該是需要時間並且綜合各方的觀察討論後,才來下最後結論,並依照理論設計出洽當的教育方向和課程方式。

 

以下是我前兩星期寫給執行長的信件,有討論到適性教育”:

 

適性發展”最早是全美幼教協會1987年廣泛考核兒童發展的相關文獻,以及擷取許多經驗豐富見識廣博的幼教實務工作者的見解所發表的。教育學者認為「適性發展」是提供機會讓幼兒學習、練習他們新獲得的能力,給予幼兒一些比他們現有的能力及程度還要稍難一點的挑戰,而這整個過程要在一個「讓幼兒覺得安全和受到重視、身體需求獲得滿足、心理上也覺得安全的共同體裡,才有可能發生。」。這些原則反應出幼教協會的信念:「孩子有權利擁有一個充滿尊重與支持的學習環境,也有權利接受良好的教育。

 

洪蘭教授常說:如果學生學不好或不想學,那是因為老師沒有教好。

而在現在的人文,我們認為孩子不想學,是因為他還沒有準備好。

但是我們在等待孩子準備好的同時,我們要教給孩子甚麼樣的人生態度,好讓他去準備好?

 

教授的適性教育大家可能都聽多了。可是要怎麼執行還是要看教學現場的老師們。有一次聽B師講為什麼學校課程要一變再變?

他說心理學有所謂的"21天效應"也就是說,21天會讓人養成某種習慣,但習慣養成後,就會開始無聊、怠惰、固著,然後失去學習的動力,所以學校課程需要一直變動,才能讓孩子們保持學習的動力。所以這學年的課程內容很多時候是一個星期就改一次。

乍聽之下似乎有道理,但請注意,這是一個錯誤的說法。

 

的確,心理學有"21天效應"的理論,但它是很正向的一個理論。

心理學家發現,一個好的行為,只要21天,最多28天,就能在大腦中形成神經迴路,而迴路形成後,這個行為就可以變成習慣。所以”21天效應是用來鼓勵人們,因為大多數的人都覺得養成某種好習慣很難,例如寫日記或運動甚至減肥等等,往往三分鐘熱度後就放棄。但若訂定目標後(例如跑步)先從簡單的方式開始執行(開始先跑操場一圈,第二週跑兩圈,再逐漸增加)最好還能找到夥伴一起來進行同一個目標,這樣,在盡力撐過前幾週艱難想放棄的時期後,其實目標並不難達成。

這個人生道理其實不用心理學家來研究,相信大家本來都知道。在教育方面老師可以藉此效應來勉勵學生,鼓勵學生為自己訂定目標,並持之以恆去進行,就能看到正面的效果。

 

心理學很多理論看似平凡,例如這”21天效應可是這些理論都是經過嚴謹專業的研究才能發表其內容和結論。心理學者很擔心的是,某些人將學者好不容易研究出來的理論或結果,做了另一種解釋,而造成誤導。例如之前所謂的全腦開發,或什麼左腦右腦訓練,很多是被有心人士從某個理論中擷取一小部分拿來應用,其說法似是而非,卻深具吸引力,並從而衍生出琳瑯滿目的課程和教具教材,許多不了解這些學理背景的人們因此被部分人士操弄而不自知(還害了許多的孩子)這是我在門診會遇到的狀況(有家長會從書上或網路上得到一些奇怪的育兒資訊)還有修習過心理學碩士的心得。

 

學校告訴我們,家庭很重要。

的確,但是學校忘了告訴我們我們的孩子正進入青少年期,而這時期的孩子,家庭影響力逐漸消退,學校老師和同儕的影響力卻逐漸增多。老師教的是別人家的孩子(我們的孩子)孩子的未來如何和老師沒有關係。但是老師的言行舉止絕對或多或少會影響到這時期的孩子。這位B師對心理學理論做了截然不同的個人解釋(我們應該了解A=B,不見得B=A)如果是他個人私底下的想法和做法也罷,可是他將個人的錯誤觀念拿來講給家長聽或運用在課程設計中(當然相信他並不是有意要操弄家長和學生)這樣的做法有欠妥當。

我們能有機會大家一起來討論嗎?

 

前幾天還看到一句很簡單的話,快樂的學習不是不學習

說這話的作者還說:

學習的態度是嚴謹的,有時得背誦,有時得理解,做學問,馬虎不得。認定了學習是快樂的,喜悅的,必要時得以「忍一時之不開心來換取長久之開心」,那麼,無處不學習指日可待了。

 

在人文,我們一直以為想學自然就會學。

但是曾幾何時,不想學已變成值得鼓勵,而想學已變成無可學?

 

ps:

有位合夥人的回應,我覺得很值得和大家分享,徵得合夥人的同意,po文在此:

---------------------------------------------------------------------

其實在[孩子自己要不要寫週誌]這一點, 我的孩子也曾跟我反應過相同的狀況--為什麼某某可以說他還沒準備好所以可以不寫? 但不知為什麼, 我對老師的回答已不覺得奇怪了.

我個人認為, 孩子一件事學不好或不想學, 老師都應該要有引導孩子面對自己的困境的對策, 這樣才能教孩子面對問題並處理好, 才能得到人文一直強調的[帶著走的能力], 但我來到學校後的確一直都沒看到老師們這麼做, 雖然老師們真的也辛苦, 排了很多活動....但,舉個例子,原先孩子有在台北上科學班, 那是個他從小一就愛上的地方, 他是這麼形容那裏的~"那是一個可以學到很多有趣知識又很好玩的地方 " , 這, 就是兩者的不同, 現在孩子們只把學校當做"好玩"的地方, 而非"可以學到很多有趣知識"的地方。 

雖說遊玩當中一定可以學到東西, 但, 有些能力是經驗性的, 偶一為之或當娛樂性的就夠了( 例如: 去哪裏趴趴走買東西看電影吃飯等等的行程....但這卻是我家孩子這兩學期的學習主軸, 雖然我常跟我孩子開玩笑, 說來人文真不錯, 老是到處吃吃喝喝看電影, 但內心是很焦慮的) 而有些經驗是學習性的, 例如科學實驗, 你說的長期性的登山能力養成訓練, 農業實務經驗(不是去播個種收個割, 沾醬油式的一日活動那種) , 甚或是其他學校學生都在上的一般課程, 其實都可以加以改良成為有趣的教學方式(體制內的課程並非一無是處, 而是功利的家長及老師變調壓榨孩子而為人詬病), 但缺乏專業師資一直是人文很大的一個問題!其實只要拿掉"教學"兩個字的框框, 教育的可能性就無窮大了, 又何必被某一種理論給制約呢? 不過感覺人文大部份的家長被適性兩個字給窄化了.

-----------------------------------------------

 

ps: 給非人文的家長朋友們:

這篇文章主要是想和人文合夥人們討論孩子學習的態度。這兩年來,人文國中小的課程改成所謂的有機體課程,以多樣性的課程為賣點,雖說孩子可以依照興趣來選課,但因太著重於讓孩子玩得快樂,反而忽略掉讓孩子快樂的學習這個適性教育的初衷。雖然一直以來人文強調,當孩子想學時才是真的想學,可是年紀小的孩子如何分辨想學和不想學

 

例如有位家長嘆說,孩子來人文兩年寫字能力退步得厲害,連注音符號都搞不清楚。她要孩子再將注音符號練習好,不然連不會的字要查字典都查不好 (有時基本功還是要有,總不能什麼都說要靠3C產品)。可是孩子回她: 老師都沒有要我這樣做。孩子又說: 我想要學的時候我自然就會學! 這句話對想學的人很有道理,但對孩子而言,會不會變成逃避的藉口?孩子有能力去拿捏這之間的差別? 

人文十年的專輯剛出來,許多合夥人們沉浸在一些人文孩子畢業後的成就。我同樣高興但也有憂心。今年初我因不解為何目前校方將隨便學習的態度視為適性教育,所以約一位學校的老前輩見面請益。這位老前輩原先離開學校一陣子,這兩年他又回學校協助一些課程,可是他感概的說,現在的人文孩子已經失去學習的動機了。以前他認真準備課程,引發孩子對課程的興趣,如果有孩子不喜歡這堂課,雖然不強迫,但不會任由孩子隨便放棄,而是去了解孩子的原因(也許是孩子程度稍差或是需要特殊學習,例如聽覺型學習或視覺型學習),並請家長在家裡協助孩子。家長的態度也一樣,雖然不會強迫孩子學習,但不會任由孩子隨便放棄,因為當時大家都明白重點不在於”學習學科”,而是學習”學習的態度”,畢竟人生原本就是一條漫長的學習之路。

這兩年他再次開課,一樣認真準備,但他很驚訝的發現,孩子們選課後,如果不喜歡聽就可以自由不上,家長們似乎也無所謂,認為孩子不喜歡聽表示他不喜歡這門課所以就算了。老前輩說有一次幾個孩子在課堂上就是靜不下來,課程只好提早結束,他更訝異的是在教室裡陪同的家長也不以為意。他提醒我一件事情,所謂人文十年的成果,是前幾年所累積的甜果,但這兩年課程品質的變化,目前看來是在吃老本,下個十年會如何?或者五年之後會如何? 這位長期處在體制外學校系統的老前輩是擔憂的。 

我一直想提出來的是,曾經有過好的基礎好的方法好的經驗,為什麼不能繼續精進? 這不是令人遺憾嗎? 即使要做改變,但因為人力不足經驗不夠,還要做這麼多的變化,說是在滿足孩子,實則是否在滿足校方為了"適性""適性"的作法而已。或者在滿足為了"適性""適性"的家長?不知為何,"只要快樂就好"變成現在很多家長對學習的認知,但卻沒有想過扎實的快樂和空虛的快樂,將來給孩子的差別為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文國中小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