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早上到羅東衛生所去講課,衛生所社區護士雪華一直很積極主動將上級交代的活動辦好。 每年十一月份的婦幼優生宣導活動都辦的生動活潑。這兩年我也參加講座和當地家長朋友們講講嬰幼兒閱讀的事情。今天到衛生所時看到雪華替家長朋友們準備了二本手冊,一本是給新生兒家長參考的如何進行親子共讀手冊,一本是「破解幼兒家長的八大迷思」手冊,教育部雖然又換了部長,不過這兩年似乎開始注意到嬰幼兒的教育,原本有位縣府單位人士告訴我教育部只管上學的孩子(有一陣子我很想找縣府單位幫忙推嬰幼兒閱讀),聽了讓人覺得瞠目,如果是用這樣的想法來「辦教育」,難怪台灣的教育一直做不好,因為教育不是只有在學校才需要,和大眾息息相關的更是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但是看來原來「辦國家教育」也是要看主事者或執行者的觀念,不論如何,教育部能開始注意到要改變教育環境,從嬰幼兒家長的觀念開始著手,才有辦法改變目前教育的惡狀,這是令人高興也值得期待的轉變。

    這次我先和在場的家長朋友們分享前幾個星期為了潛能開發送孩子學吞火的事件。,當然大家提到這事情都還是覺得不可思議,連老阿媽也知道這是蠢事,可是為什麼這種荒謬怪誕之事真的就會發生? 唉,還不就是家長對潛能開發的「迷思」。正好教育部出了這本小冊子,也呼應洪蘭教授經常提醒大家的事情,沒有所謂皮紋測驗,沒有所謂左腦右腦學習,更沒有所謂全腦開發或潛能開發補習班,也不會有「讓孩子贏在起跑點」的課程。那家長朋友不是要擔心嗎?什麼宣傳都不是正確的,那要怎麼教孩子? 最棒的東西還是有的,是什麼?也是洪蘭教授一直推廣的「閱讀」啊,所以就讓我們關掉電視電腦和手機,抱著孩子唸故事書吧! 

 




教部印手冊 破解幼兒家長八大迷思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家有幼兒,家長最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教育部委託學者破解家長最常見的八大焦慮,包括皮紋檢測、右腦開發都無學理依據,沒必要提早學注音、寫字,上數學補習班、才藝班則可能扼殺學習興趣。

教育部印製五十萬本破解「迷思」的手冊,取名「爸爸媽媽放輕鬆」,其中廿一萬本已寄發給全國五歲幼兒家長,其他則放在鄉鎮市公所、衛生所供索取,也可在教育部全國幼教資訊網(http://www.ece.moe.edu.tw/教養資源)下載。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林佩蓉歸納家長的八大焦慮,她說,家長最常問的就是皮紋檢測,還有「必須先開發右腦,才能帶動左右腦平衡發展」的說法,這些都沒學理證據。


林佩蓉指出,許多家長費心花錢讓孩子學「瞬間記憶法」、「觀察力訓練」,因為孩子的認知發展尚未成熟,雖然會產生短期記憶,也很快就忘,沒有真正的理解。


很多家長把電視當「保母」,也令林佩蓉憂心。她指出,幼兒喜歡的「珍珠美人魚」講男女愛來愛去,具刻板性別印象,不適合幼兒;海綿寶寶搞笑、暴力、講髒話,也不適合幼兒在無家長陪同下收看。


林佩蓉建議頻道業者自律,如日本在下午五至八點,只播一休和尚及櫻桃小丸子等較「健康」的卡通;政府不能放任業者廿四小時輪播各式卡通,應為卡通分級。


林佩蓉也批評部分幼稚園推廣閱讀「走火入魔」,竟要幼兒學認、寫繪本上的字,「一本繪本有幾百字耶,比小一課本還難。」應該讓幼兒先從聽故事、看圖畫開始,喜歡上閱讀


延伸閱讀》
皮紋測大腦?被質疑偽科學
洪蘭:潛能開發 沒這回事
媽媽,我不要補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