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和甘伯伯去遊河  Mr. Grumpy's Outing


作者: 約翰.伯寧罕 John Burningham   繪者/攝影者: 約翰.伯寧罕 (John Burningham)


譯者 : 林良


出版社 / 阿爾發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九項歐美圖畫書大獎肯定
1970
 年英國凱特格林納威大獎    1971 捷克布拉迪斯國際插畫雙年展獎
1971
 美國圖書館協會優良童書大獎  1971 紐約時報最佳插畫童書獎
1971
 美國「學校圖書館雜誌」傑出圖書  1971 美國兒童研究學會年度童書獎
1972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號角書雜誌圖畫書大獎  1972 童書櫥窗精選
1990
 家長精選獎


 


內容簡介


甘伯伯有一條木船。他的家就在河邊。有一天,他撐船去遊河。兩個小孩子、兔子、貓、狗、豬、綿羊、雞、牛、山羊,一一要求上船。起初情形還好,後來這些乘客都忘了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規矩」。結果,船翻了,大家都掉進水裡。甘伯伯帶領大家游水游到岸邊,讓太陽把他們的身子晒乾。和氣的甘伯伯還請這批乘客到他家去喝茶,並且邀請大家過幾天再來坐一次船。


文字方面:重複的故事敘述形式,讓「請求」的形式一再重複,使用的語言也一再的變化。小讀者得以經由閱讀,「觀察」語言的「可以變化」。圖繪方面:包容各種不同的繪畫材料,以及塗抹、噴撒、渲染、覆蓋、畫與刮等多樣的表現技法。最難能可貴的是,每一幅畫都以很有特色的「線畫」為基調,所以能雜而不亂。


 


這本繪本具有鮮明、重覆的節奏,若是和學齡前或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一起讀,倒是很適合用接龍遊戲"的方式來互動,讓孩子們各自選擇一個動物的角色來演出,可是會玩得樂翻天。


然而,這本繪本其實是一本很棒的親職教養書籍。在門診經常有家長問: 這孩子是不是過動兒? 通常會這麼問的多半是學步兒或是幼兒(一到三歲)的家長,但有時也有寶寶介於六個月到一歲的家長也這麼問。我通常直接回答: 若是這個年紀的孩子不愛動太安靜,我們反而要擔心囉! 這年齡的孩子活潑好奇好動,有所謂 西方「恐怖的兩歲」、東方「三歲小孩,貓狗都嫌」的名號。不過這年齡,除了好動之外,更讓許多家長抓狂的困擾可能就是-------怎麼都講不聽? 家長抓狂的結果如何呢--------難怪這年紀也可能是被不正當管教或虐童的高峰。


孩子每年都有不同的發展特性,每個孩子也都有自己天生的氣質和個性,就如同繪本裡面的動物們都各有本性。因天性使然,即使上船前都答應甘伯伯要遵守規矩,但忍不住的,豬開始亂晃、狗追貓、貓追兔子….果然,翻船了。而明明知道豬會亂晃、狗會追貓、貓會追兔子------甘伯伯為何還要讓這群各有本性的動物上船,然後,眼睜睜的看著船翻了?


甘伯伯的小船,就像一個家庭一樣,夫妻倆決定生孩子,一個兩個逐漸增加家庭的人口數,隨著孩子每年長大,爸媽也得經常面臨不同的挑戰。每個孩子都有天生的氣質和個性,雖然不是爸媽可以挑選的,但要如何掌好家庭的舵,就看爸媽的智慧。


甘伯伯讓動物們和小男孩女孩一一上船,看來他對這些小蘿蔔頭們的天性非常了解,所以他要求豬不要晃,狗不要追貓等等。但甘伯伯對這些看似不可能的要求,心中也早已有了界定,所以在這些小蘿蔔頭們答應甘伯伯會守秩序後,甘伯伯並沒有語帶威脅的說: 如果不聽話,下次就不讓你來/我就不愛你/看我怎麼處罰你/---


然後,這群小乘客們在船上搗蛋,甘伯伯沒有出言阻止,也沒有惡言相向,任由他們將船搞翻,大夥一同掉到水裡,甘伯伯再淡定得讓動物們上岸曬太陽,讓動物們辛苦得穿越田野,途中沒有囉嗦的教誨,沒有煩人的碎碎唸。嘿,我們爸媽不是總愛對犯錯的孩子說: 你看,我不是早說過------誰叫你不聽話-------下次還敢不敢------


最後甘伯伯教我們一招更高竿的親職教養撇步,他請大夥上他家喝下午茶,愉快的讓孩子們度過先前帶來的驚慌,然後邀請孩子們下次再一起遊河。相信我,動物們經歷掉到水裡的驚慌,對他們自己而言已經是最好的處罰了。因著甘伯伯對孩子們行為的淡定反應,下次,當甘伯伯再度撐起小船,這些小蘿蔔頭們也一定會等在岸邊,要求再次共同遊河。雖然下次遊河時,這些動物和孩子們可能還是會搞得翻船,但會有幾隻動物開始收斂,然後在下下次,或再下下下次,也許大夥兒會開始學習克制自己,乖乖坐著遊河,而甘伯伯就可以享受平靜的遊河樂趣了。


安安兩歲多時發生的一件事情一直讓我印象深刻。以前我會帶安安到羅東快樂兒童天地的二F去玩。這家兒童天地一樓是書局,專賣兒童英文書籍。二樓則設置成室內小型遊樂園,有滑梯和球池,還有大型的積木,兒童可乘坐的小汽車以及大型的廚房玩具等,對小小孩而言,可以玩得盡興又安全。有一次,我帶安安去玩,當天原本只有我和安安,後來來了一對母子,孩子看起來是幼稚園中大班左右。那位媽媽上到二F後,自己坐下來拿著一本小說看,吩咐孩子在媽媽身邊玩積木。那位孩子邊玩著積木,一邊看著安安在球池玩,又溜滑梯,又開車子,有幾次他放下積木站起來,想走到球池玩,都被媽媽喝止說: 不要過去那邊,不安全。但那位媽媽只顧自己看小說,除了喝止孩子不要遠離媽媽身邊外,幾乎不理會孩子。當時,看著那孩子偷看安安玩的無奈眼神,我心裡不斷交戰,要不要上前去替孩子爭取該玩的權利? 終於,話到嘴邊又吞進去-------


我們總是說,要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要讓孩子學習承擔錯誤帶來的結果。但如果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一路碎碎唸,嫌孩子不聽話、嫌孩子慢,孩子願意讓我們陪嗎? 又或者我們擔心孩子不懂事不懂得保護自己,乾脆將事情都幫孩子做好,孩子喪失了學習的機會,如何從錯誤中學習? 當父母親的也只好等著將來成為啃老族的父母了!


這些年來,陪著安安長大,兼看了許多兒童發展的書籍,知道孩子們眼睛所看和心中所想的,和大人世界有一段差距,這是人類發展必有的現象。我謹記著的是,我自己也曾經是孩子,所以我不要用大人的眼光來規範孩子,但我要做的功課是,去了解孩子不同時期的發展需求,這樣假以時日,我也能以看似淡定但內心篤定的心情,來面對安安給我的親職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