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琪的包裹>
作者: 坎達絲.佛萊明。譯者: 劉清彥。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聖誕節快到了!
雖然聖誕節原本不是我們東方社會的節日,但如果到街頭隨便訪問幾個小孩,不管相不相信聖誕老公公的存在,或者知不知道原本12/25應該是甚麼節日,大概不少的孩子都會期待著12/25可以拿到聖誕禮物。
聖誕節對西方文化而言是個感恩的日子,大家藉由互贈禮物來表達彼此的感激和關愛。有人喜歡收到禮物時的驚喜和窩心,有人則喜歡為自己關心的人選禮物時的喜悅。不過,會不會有些大人開始討厭”禮物”,因為送禮收禮已成為人情世故的枷鎖?
而在這物質豐裕的年代,是否孩子們對禮物的要求,也讓大人越來越難以招架呢?
今天看到一則報導,桃園一名美語老師在臉書發起捐鞋到肯亞的「舊鞋救命」活動。
非洲肯亞很多人因為沒鞋穿,罹患「沙蚤病」,這是一種侵入人體皮膚的寄生病,症狀輕者皮膚紅腫,但甚至可能演變成發黑潰爛,還會致命。肯亞電視台報導:「要餵飽孩子,還是要幫孩子治療沙蚤病,這是當地許多家庭,面臨的艱難抉擇。」這是我們看不到的角落,每天都在發生的悲劇。
桃園這位美語老師楊右任,受到一直在非洲服務的加拿大籍岳父的影響,今年四月透過網路發起舊鞋救命的活動,原本只打算募集20呎小貨櫃的鞋,沒想到台灣人的踴躍捐贈,結果募集到4個40呎大貨櫃,總共1萬4千多雙鞋,飄洋過海送到肯亞民眾的手上。現在楊老師再度發起捐鞋活動,希望來自台灣的愛心救命鞋,讓更多肯亞民眾走的每一步路不再擔心受怕。
有位老先生穿了鞋子,突然就開始哭了,原來他20幾年沒有穿過鞋子。而肯亞小朋友高興的說:「謝謝台灣!謝謝台灣!」
這個「舊鞋救命」的活動,讓人想到<凱琪的包裹>這本繪本。
<凱琪的包裹>是個送禮物的故事,雖然不是發生在聖誕節,雖然包裹裡的禮物只是平凡的用品,但送禮的時空背景卻更有聖誕節禮物的意義和感覺。這個簡單但真誠的禮物包裹,不止溫暖一顆收到禮物的心,還溫暖了許多顆心,從過去持續到現在------- 因為這故事包裹裡裝的是純真善美麗的心,而這顆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 凱琪的包裹> 故事簡介
翻開書頁,在首頁的內面,展開一幅1945年五月的美國印第安納州曼菲爾市的市景圖,一個平凡典型的美國小鎮,整齊的街道,有學校,有綠地小公園,有鑲著彩色玻璃的教堂。
再翻頁過來,一個開朗、臉上許多雀斑的捲髮小女孩蘿西,抱著一小包包裹準備投入郵筒。
再翻過書頁來,故事展開---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荷蘭奧斯特小鎮剩下來的東西很少,鎮上的居民以甘藍菜和做種用的馬鈴薯為生。他們把破舊的衣服補了又補,沒有糖,牛奶和肥皂,也沒有新鞋子。
1954年一個春天的早晨,鬱金香開得又大又美麗,郵差柯萊弘在鵝卵石鋪成的街道上,吃力的踩著腳踏車。「哦!」他大喊著:「凱琪的包裹,美國寄來的!」
「美國?」凱琪驚叫:「誰會從美國寄包裹給我呀?」
包裹裡面裝了一支牙膏、一雙襪子、一塊肥皂和一個小女孩寫的祝福短信。
隨著故事的發展,隨著一次次越來越大的包裹,從蘿西住的美國小鎮寄到凱琪住的荷蘭小鎮,翻走到最後封底頁,是1947年五月同樣的小鎮,但鎮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鬱金香。
這本書是根據一個真實事件改編的。寄包裹的人是故事作者的母親。作者將母親在二次世界大戰的真實經驗,巧妙轉化成兩個小女孩透過禮物包裹建立起的友誼以及不可能卻發生了的改變。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遭受重創,經濟極度蕭條,食物少得可憐。1945年的冬天剛好又是二十世紀最寒冷的冬天,氣溫低到攝氏零下十七八度,有些地方的積雪甚至深達三十英尺。寒冷的天氣使許多歐洲人在家裡發抖、生病、挨餓,也陷入絕望。在荷蘭,有些人窘迫到不得不以鬱金香球根果腹。
在兒童救助協會、天主教濟貧會和美國紅十字會等慈善機構的組織引導下,全美各地的人們都努力將許多生活必需品裝進紙箱,寄給那些有迫切需要的歐洲人。那年春天,寄給荷蘭凱琪家的包裹,是幾千個從美國寄到歐洲的包裹其中之一,裡面裝了一支牙膏、一雙襪子、一塊肥皂和一封以潦草筆跡寫的祝福短信。之後凱琪的父親寫了回信,請求寄包裹的小姐為嬰兒寄盒奶粉、白糖或一些肉罐頭。凱琪一家人迫切的需要令寄包裹的小姐心碎不已。
於是,從一個女士所寄的小包裹開始,變成社會各界參與的行動,幫助歐洲人度過寒冬。白糖、奶粉和外套紛紛被打包裝箱,從印第安那州橫渡大西洋運到荷蘭。
凱琪一家人和小鎮居民順利活下來了,他們回寄了一個包裹給美國的朋友,是一整箱鬱金香球根,作者的母親和那些曾經幫助過凱琪家的人,把這些球根種在鎮上的各個角落。
就像日本兒童文學作家灰谷健次郎說的,「真正的善良並不存在於情緒世界裡,而是一種改變自己,也改變別人的力量。」
有時,一點小小的善良行動,可以轉變成我們無法想像的良善力量。雖然台灣這幾年社會事件和食安問題搞的大環境烏煙瘴氣,但這些年幾次的天災人禍後,都可以看到許多熱情的善良行動,雖然一次次的行動都有告一個段落的結束,但相信這一股股的善良行動,仍在社會很多個角落中,持續發揮良善的力量。而這一股股良善的力量,會讓我們的孩子長大後的世界更美麗!
在這個準備禮物的季節裡,也找找這本「凱琪的包裹」,送給自己和孩子吧!
ps: 每年有幾個公益團體,在聖誕節前會募集”鞋盒禮物”轉送給弱勢家庭的孩子,有興趣的話上網查查看。
附錄: 兩篇很好看的導讀
【導讀】善良的力量/導讀人:劉清彥(兒童文學工作者,本書的譯者)
因為這份相信人性善良的心意,也為了幫助小孩探掘並體驗潛藏自己心中的善良本質,於是,芭芭拉.庫妮在故事中輕柔的提醒小孩,「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莎拉.史都華和大衛.司摩透過愛種花的小女孩,讓小孩看見一顆善良的心所能散發的溫暖和光芒;伊芙.邦婷也頻頻藉由她故事中那些經歷生命困境的小主人翁,讓小孩相信即使在最灰澀艱難的處境中,依然可以懷抱希望……
圖畫書創作者用動人的文字和美麗的圖像,建構出這些充滿人性光明色彩的故事,他們以小孩為思考中心,選擇小孩能夠理解和感興趣的題材,避開容易令人生厭的說教和歌功頌德,將這些美好的價值觀包裹在故事中,使那些在閱讀時高度涉入並且感受強烈的小孩,不自覺進入故事主角的生命,得到感動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這本《凱琪的包裹》便具有這樣的力量。故事雖然脫胎自作者母親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的真實經驗,卻巧妙的轉化為兩個小女孩在魚雁往返間建立友誼、分享和幫助的故事。這樣的安排使身處不同時空和文化背景的小孩,都能夠輕易跨越藩籬,走進她們的生活,看見單純的友誼、希望和人性中最真切純淨的善良所帶來的改變。
這本書的作者不愧是將歷史事件轉化為故事的高手,她利用季節更迭的意象,表現歐陸人在經過戰爭摧殘後,從充滿希望的新生欣喜,到逐漸對生活憂心忡忡的陰鬱。從遠方梢來的包裹由小至大、由少變多,溫暖和凝聚小鎮的民心,也一步步為故事推演充滿驚喜的戲劇性高潮。而第一次為圖畫書配圖的繪者,以樸素的筆觸構圖和豐富厚實的色彩,呈現故事人物生活貧乏卻心靈富裕的狀態。每個翻頁都可以看見一張張滿懷希望、不願向困難妥協的臉龐,洋溢著欣喜和驚嘆。若是將畫面前後對照,可以清楚看見那些往返大西洋兩岸、包藏著善良和愛的書信與包裹,對兩地人民帶來的種種影響和改變,呼應了文字所要傳遞的訊息和精神。
這本書讓我們看見善良的力量,就像日本兒童文學作家灰谷健次郎說的,「真正的善良並不存在於情緒世界裡,而是一種改變自己,也改變別人的力量。」我想,若是每個人都能發揮一點點這種能夠改變自己與他人的善良力量,這個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專家導讀:跨越國界的愛——《凱琪的包裹》之善良力
(黃迺毓/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戰後的荷蘭奧斯特小鎮,物質資源很貧乏。但是一個從美國小鎮來的包裹,改變了這一切。在美國的蘿西,得知凱琪和鄰居們的迫切需求,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引發了一場溫馨的傳愛活動,豐富並溫暖了凱琪和鄰居們的生活及心靈。使流傳在凱琪和蘿西之間的愛,傳遞開來。
包裹的連鎖反應
這是個真實故事,一開始「只是」一個美國小女孩蘿西的好意,寄了一個包裹給荷蘭小鎮的凱琪,包裹裡的東西很簡單,只有一點食物。貧窮但教養良好的凱琪於是寫了一封謝函,真誠地感謝蘿西。蘿西見信,又發動周圍的人多寄了一些東西,凱琪還是彬彬有禮地致謝。如此往返幾回,包裹越來越大,參與寄包裹的人也越來越多,最後,凱琪寄了荷蘭的特產──鬱金香花給蘿西。鬱金香雖不值很多錢,但為蘿西住的地方帶來一片美景,也在雙方所有人的生命裡種下繁花錦簇。
多數人讀了這個故事都會想到「施比受更有福」這句話,我們就仔細地想想「施」和「受」這個相對的關係。首先,施的一方是蘿西,我相信戰後的美國也不見得很富裕,但是蘿西得知遠在荷蘭小鎮的人更缺乏,就有了分享的念頭和舉動。一般人在施的時候難免會想到「善有善報」,但是蘿西寄出的包裹可能永遠都不會有什麼回報,因為彼此並不相識,何況那只是些「微薄」的贈與。施的可貴在於不求回報,不但不寄望受方禮尚往來,也不以積陰德的想法等待善報。
而懂得接受的人也是很有福氣的,有時施的能力會給人一種微妙的優越感,也會讓接受的人感到些微的自卑感。尤其通常都是「有的」施給「沒有的」,有些人可以慷慨地給,卻無法坦然地受,這不是最正確的心態。
看似一無所有卻很富有
這個故事最美的是,蘿西單純地給予和凱琪欣然地接受。蘿西之所以可以給得那麼自然而讓凱琪沒有收受的壓力,是因為她相信那些東西不是她自己的,而是上帝賜與的,將上帝給她的東西分享出去本來就是應該的,沒什麼好大驚小怪。而凱琪也相信上帝透過蘿西與她周邊的人,送來生活所需,所以他們不必覺得需要還人情。
此外,蘿西和凱琪都是很有信心的孩子,蘿西不怕萬一自己也不夠用,想要多積存一些物資,以防不時之需。凱琪也是憑信心領受,不擔心自己用完了就沒有了,反而跟周圍的人分享,兩個一無所有的小女孩卻過得好像很富有的千金小姐。
你知道五餅二魚的故事嗎?一個小男孩將他僅有的兩條魚和五個餅奉獻出來,耶穌加上祝福,居然餵飽了五千人,還剩下十二籃!這種神蹟不是古時候才有的,其實人只要有一點點信心,願意關照生活有缺乏的人,上帝必然加倍地給他,因為上帝要用這樣的人為他餵飽更多的人。
愛,讓世界更美麗
雖然主角是兩個女孩,但是我相信他們很幸運的是有家庭的支持,凱琪的父母教她收禮的禮節,而蘿西的父母教她贈與的胸襟。當她們在年幼的時候就有這種美好經驗,相信她們一輩子都不會窮困。
這個故事也讓我想起替代役男連加恩在非洲行醫,他發現當地的需要,透過網路在台灣發起募衣活動,臺灣的親友發動教會寄了好幾貨櫃的衣服。或許一般人一輩子都不會到非洲去,但是愛卻可以超越距離,讓世界變得更美麗,讓人生變得更有意義。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