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說:「媽咪,明天我要6點就到學校」。媽咪問:這麼早到學校做什麼?學校還沒開門呢。安安問:「那學校幾點開?」媽咪說:7:30才開吧!安安說:「那明天要7:30就送我到學校喔,我要去整理教室,這幾天書箱有點亂,益智角的積木都露出來。」
這是上學第三周有天晚上與安安的對話。想不到這個自己房間搞亂還不太會收拾的孩子,還會自動說要早到學校去整理教室。
這星期一般的小學開學了。看報紙報導有些學校設計一些活動讓小一新生不害怕上學,有校長主 任 老師騎腳踏車載學生過聰明門,有爬階梯表示進步,還有扮成哆啦A夢到教室紓解緊張壓力,並告訴孩子"閱讀"是最好的任意門等。比較起來,人文國小娃娃國新生入學就簡單多了,其實根本沒有"入學典禮"。第一天送安安上學,因為每個孩子先前都已經來試讀一周,對娃娃國的環境已經熟悉,似乎都不陌生。例如安安一到學校就跟著老師的指示找到自己的置物櫃,放好書包,再去教室找位置(教室座位是一組六個位置,一組一組座位圍在教室周圍,中央空出來),看到自己的名牌在座位上,安安很高興的就在座位上開始玩起積木,邊玩也邊開始認識隔壁同學。待小朋友陸續到教室就座後,老師請孩子們到教室中間照組別排列做好,第一句話是"親愛的小孩們好"(這句話在以後的日子也經常出現)。28個活潑的孩子,有三位雖然年輕但笑容可掬的班導師帶領,似乎還像是在上幼稚園大班。我和幾位家長站在外圍觀看,老師們沒有來"趕人",我待了一下子,看來安安很高興坐在這教室裡當學生,所以我放心的離開了。放學接安安回家時,安安開始說起 彭彭 老師怎樣莎莎老師怎樣呱呱老師又怎樣的趣聞,咦!以前安安上幼稚園時,倒從來不曾在家裡說起老師的新鮮事喔!就這樣,安安很自然成為人文國小裡的大娃娃生了。
親愛的小孩們好 | 娃娃國裡的安安 |
這三個星期學習的單元是『我長大了』。老師安排了護士阿姨來和孩子們講解眼睛和牙齒的重要性和保健方式,身體部分則安排了一個好玩的方式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就是讓孩子們分別躺在大白報紙上,請別的小朋友幫忙畫下自己身體的輪廓,再剪下來畫上臉和衣服,就變成小朋友們的"分身"了。安安回來說給我們聽時,就覺得好好玩,我問安安那這麼多個紙偶老師要怎麼收拾呢?安安說老師將一些紙偶貼在牆壁上,還有一些紙偶就吊在天花板。我和安安開始想像如果晚上有小偷溜進娃娃國的話,鐵定會被嚇一大跳以後都不敢來了!母子兩在家笑的捧腹。
安安的分身 | 小朋友的分身 |
電話禮儀的課程也很好玩,安安說老師讓每組孩子們自行設計電話談話內容,各組演練過後再上台表演。有的孩子要負責演"電話機",所以每組的的"電話"都不一樣,有的還用手當成垂擺敲頭再喊出電話鈴聲等等,聽了就覺得好想在現場跟著孩子們一起玩。
看著娃娃國安排的課程,雖然沒有國語數學英文等進度,但是再多看幾眼,多想一下,這些基本的生活能力,不正是我們希望”孩子長大成為好孩子”所要學習做的事情嗎?學校不教這些要教什麼?
第四週結束時,碰到辛樂克颱風在宜蘭登陸。安安大喊著說:不公平,我不想放颱風假!
-----------------------------------------------------------
九十七學年第一學期一年級課程計畫
主題: 我長大了 活動時間: 97.09.01~97.09.19(三週) 約20節課(1節課60分鐘)
設計理念: 讓孩子對學校開始熟悉後,生活常規、生活自理、良好行為、及情意部分就是我們接下來的目標,所以我們設計了「我長大了」的主題,藉著闖關、繪本、閱讀、影片、角色扮演、體驗等活動,讓孩子了解何謂長大,能從原本「自我中心」的發展階段 (不太能站在他人的立場去看事情),努力提升自己由他律轉為自律。
教學目標:
1. 能學會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
2. 了解如何保護眼睛與牙齒,並努力做到,懂得保護和照顧。
3. 學習創作牙齒模型。
4. 學習生活中的禮節,並應用在日常生活中。
5. 學習尊重別人。
6. 遇到問題時,能思考什麼是最有效或最好的處理方式,提升自己問題解決的能力。
7. 能認識時間,並學習規劃運用自己的時間。
8. 能一起擬出團體公約,並努力遵守完成。
單元一:生活自理小站
一、 繪本:與孩子討論何謂良好的行為。
二、 分組輪關學習活動:1、摺衣服、摺棉被學習活動。2、打掃學習活動-掃地、拖地、擦桌子。3、我會收拾物品(角落)、書包櫃、抽屜。4、閱讀應注意的事項: 保護眼睛、距離與光線、翻書、歸位、望遠凝視。
三、 保護眼睛與牙齒
1、身體大奇航影片牙齒、眼睛。
2、與護士阿姨有約 (ppt):刷牙的重要及如何保護牙齒寶護眼睛的重要及如何保護眼睛
3、彩陶牙齒創作,並練習上台解說。
了解牙齒的基本構造。了解牙齒的功能。了解恆齒與乳齒的不同
4、聆聽海倫凱勒的文章:「假如我有三天光明」,讓小朋友體會看的見的幸福 。
你覺得海倫凱勒未神麼說那些進入森林的人,卻什麼都看不見?
如果上帝要收回你某一個器官的功用,下列三種人,你會選擇哪一種?1盲人2啞吧3聾子,為什麼?
5、自置眼罩。
6、盲人體驗活動。
延伸活動: 潔牙紀錄表、望遠凝視落實。 利用角落時間教導孩子使用角落應注意之事項及如何收拾與歸位。
**備註: 告知家長本主題學習活動,請家長在家協助教導孩子如何自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供家長項度)
單元二:做個有禮的孩子
一、用餐禮儀
1、看影片:請幾位孩子事先拍攝,並利用影片找出---正確版、找碴版。(自製影片)
→讓孩子了解用餐需注意的事項,並說明未原因,讓孩子了解。
輕聲細語、細繳慢嚥、不挑食、離開時會說:「請慢用」…
要打噴嚏的時候,要記得撇過頭去,並用手摀住自己的嘴巴。(若來的及,請用衛生摀住嘴巴)
2、中午用餐練習(合菜方式)
謝餐歌。 學習為人夾菜。 公筷、母匙的使用。 「請、謝謝、對不起」的使用。 離開位子會說:「請慢用」
二、電話禮儀
1、了解打電話與接電話需注意的禮貌與用語。
2、分組角色扮演: 接到電話,可詢問:「請問你要找誰?」若是找自己,可回答:「你好,我就是。」若找別人,可說:「請等一下,我去請他來聽電話。」
打電話給別人,可詢問:「請問###在家嗎?」並說明自己是誰,如:「我是###的同學,方便請他聽一下電話嗎?」
延伸活動:利用晨光時間與孩子分享,其他該注意的禮貌。
當師長在說話時,如有急事尋找,可詢問:「對不起,方便打擾一下嗎?」或在ㄧ旁等候,待長輩談話到一個段落在介入。
在適當的時候說:「請、謝謝、對不起。」
能自我解決某一困境。了解用「我訊息」表達心理的真實感受。
三、尊重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繪本導讀:利用晨光時間孩子帶孩子接觸以繪本,事先擬定題目,讓孩子思考生活中遇到這類問題時,什麼是最有效或最好的處理方式。
我想要 我想加入 我的名字不是笨蛋 我等不及了 不要嘲笑我
繪本:我想要我想加入我的名字不是笨蛋我等不及了不要嘲笑我
**備註: 聯絡單:家長協助提醒孩子的禮貌,表現不錯的寫於聯絡單上給予回饋。電話家訪:教師不定時打電話給小朋友,除了實際教導學生電話禮儀外,更可藉著通話,更了解其在家生活。
單元三:時間管理
一、認識時間:1、了解時間先後順序。 2、認識幾點幾分。
二、規劃時間:1、教師給學生一段空白時間讓學生學習規劃,並實行。2、學習規劃放學後時間,與家人討論後並實行。
**備註: 請家長與孩子一起擬定時間規劃表,並輔導孩子落實與執行。
單元四:我們的約定
一、團體約定:一起討論團體公約,請孩子將結論記在學習單上,並擬出遵守守則。
輕聲緩步 用餐禮儀 愛惜公物(珍惜資源:書籍、餐廳用具…) 基本禮貌:請、謝謝、對不起
基本能力: 數學:認識時間: 能認識常用時間用語,並報讀日期與鐘面上整點、半點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