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一陣子有位華德福老師回應部落格內有關「華德福教育另類討論」文章,這樣一來一往的文字討論,雖然頗費時間,但是有這樣的機會,從不一樣的角度討論特別的議題,是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即使後來討論似乎沒有結果或者說還是沒有交集,不過重要的是在思考的過程中,有沒有機會將自己的想法再重新回顧一次,讓自己增長。這過程中,正好也有一位認真的爸爸加入討論,他的太太每個月會來宜蘭華德福上師資培訓課程,而這位小漁爸爸就帶著小漁到處逛逛。很少有機會和爸爸討論教育議題,(經常聽的教育講座很多是男老師講的,但是我想男性的專家學者也是爸爸,歨下講台後,恢復爸爸的身分也許會更生活化一點),這位加入討論的爸爸也不是老師,就如同我一樣只是認真的家長,不過他有很獨特卻蠻讓人感動的想法,可以看的出來他對女兒有滿滿的愛。只可惜,這位華德福老師只和我討論,而這位小漁爸爸也只和我討論,若是有機會讓他們兩位爸爸相互討論,不知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我就將這些討論整理一下貼上來,或許有朋友們有不同的想法,也請不吝繼續參與討論。華德福教育的另類討論


---------------------------------------------------


老師A:您好。我是華德福教育的現場教師。我想分享另一種觀點:華德福教育有其獨特的教育哲學,也就是先了解人類本質之後,再依之設定教育方法與內容;包括七歲前不適合閱讀等等,都有其人類學上的根本依據。換言之,華德福教育認為人類發展是有共通性的;在一定程度的個別差異背後,必須要呼應人類的生命本質,才不會陷入相對主義;。您固然可以說「有特定的教育哲學是一種偏執」,但「依喜好或信仰任意為之」的教育,豈不更危險?對任何教育作為「知其然而能知其所以然」,是一個教育者起碼該負責的。


您也一直提到「華德福好像只讓孩子待在一個世界裡」;但如您的專業一樣,您既然堅持「每個孩子需要的教育是不同的」,那麼是否「每個人的身體需要的營養素也是不同的?」「每個人對藥物或毒物的反應也是不同的?」一個法官可會相信「這個社會每個人需要的道德標準也是不同的?」這就淪入相對主義了,難道我們對生命或價值真的不能有立場或看法?一有了看法,就「把孩子給限縮在一個小地方了?」


身為華德福的教師,我們既不直接相信華德福的理論,卻也願意身體力行,用自己的生命與工作來印證它;生命有其複雜性,卻也有其共通性;但其實說穿了,都是個人對生命的一種信念或信仰選擇與實踐而已。如果您願意,歡迎一同來認識華德福教育的基礎~人智學對生活、生命與身體的另一種看法。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您在一開始的信仰選擇上就無法接納華德福,我指的是您堅持「每個孩子需要的教育都不同」這件事。卻不知您這樣的宣稱依據什麼而來?


這個時代裡,「多元」、「適性」已經變成無限上綱的政治正確,後現代思維讓價值多元了,卻也可能讓人失去真實、或承擔真實、實現真實的勇氣與機會。討論教育是一件重要而有趣的議題,會讓我們一步步趨近自己的生命及對生命的看法;「認識自己」好像永遠是個課題,不是嗎?特別是當老師,這是最吸引人的工作副產品了。


 


安媽咪:謝謝您的回應。很高興終於有華德福老師能回應我!自從去年小學面試後,說真的我一直希望能有機會和華德福老師好好討論,否則我的偏見就會一直是偏見,這也不是我樂意的。當然,我不是教育專家,只是一位認真且堅持好的理念的家長(持續學習中),所以我沒有辦法和您討論純理論的教育或生命的觀念,不過我想理論再怎麼完美,若不考慮到文化社會環境的變遷和帶來的影響,理論終究只是理論。我這樣說也請您不要覺得被冒犯。


 正好前陣子有位家長問我人文和慈心的差別,因為他的孩子等著慈心小學的候補。我將我的一些經驗告訴他,畢竟我們只是家長,我們為孩子選擇學校是依據自己對孩子的了解,希望選擇能契合孩子特性的學校,而不是因為學校理論好就送孩子去。相信您也清楚,教育現場帶給孩子的感受比理論還要重要,正如您所說:生命有其複雜性,卻也有其共通性。但如果只注意到共通性,卻忘記其複雜性呢?。我將mail給這位家長朋友的信給您參考,希望您能繼續討論,感謝囉! 華德福教育另類討論 二


 (ps;請問老師A: 「七歲前不適合閱讀等等,都有其人類學上的根本依據」,根據為何?這是我最想不通的)


--------------


老師A: 您好。人智學的書籍汗牛充棟;即使是華德福教育的教師,工作了一輩子,都不一定全懂。如果您有興趣,一定可以自行研究。


全然開放、重新學習,並對生命保持更多的敬畏與謙卑,是華德福教師必須念茲在茲的一種態度。您文中的批評全依據從某些教師聽來的話語,他們當然不能代表華德福,我自然更沒資格。說穿了,真的僅僅是一種個人的選擇罷了。所謂落伍不落伍,以及用哪個理論是獨斷,哪個就不是,這些都是主觀的偏好、信仰與選擇,不是嗎?


這世界不缺菁英,卻缺少真正能愛人的人。做自己真心相信的事,並真誠地分享給孩子,這樣已經夠了。就這一點而言,你我理念是一致的。祝福您的孩子,祝福您的家庭美滿喜樂。


最後我還是想說,您是不是也認為,撇開必定存在的個人差異部分之後,每個人身體構造和所需的營養素,還是不同的?就像「每個孩子所需要的教育都不一樣?」(這樣的相信究竟打哪兒來?)


 


安媽咪:感謝您的回應,中午匆忙從台北趕回來接安安放學。台北有風有雨但就如平常落雨的台北一般,原本以為車過雪隧後會遇到大風大雨,否則為何沒有發佈颱風警報卻放颱風假?沒想到雪隧之後的氣象和想像中差異頗大,但到校詢問後才知道早上風雨可大著,只是我在台北上課渾然不知。其實這不就像各式特別的教育理論一樣,身在其環境中但若時機不對,明眼看到的不見得就是真相。所以您認為我接觸到的華德福理論單純是幾位華德福教師的個人體認,這我同意啊! 但這也就是問題所在,因為這些老師自認為可以向家長灌輸"什麼才是對的"?!


其實我們不需辯論我所言:每個孩子所需的教育都不同。因為我就是認為如此,即使沒有理論,但我就是認為如此,而我也如此看待我所接觸的每個孩子。例如在門診同樣感冒症狀來看診的孩子開的藥可能不同,說的衛教可能不同,因為這孩子所處的環境和照顧者不同,帶來的生病過程就會不同。同樣的問題,也會因為不同家長提問而可能我的回答方向不同,因為每對母子的互動狀況也不同。我用真心來回應每位家長朋友的問題,如此而已,不需美麗高深的理論。


我還是很想知道為什麼7歲前不適合閱讀,因為這是我向家長宣稱華德福思想落伍的原因之ㄧ。至於要我自己去讀華德福的理論,依我目前的能力和時間,都是無法承擔的重。所以麻煩您了。感謝


也祝您和孩子平安!

 (老師沒有回答我對於反閱讀的問題,所以我又問了一次.  ps:請問老師: 「七歲前不適合閱讀等等,都有其人類學上的根本依據」,根據為何?這是我最想不通的)



--------


老師A:您好。教育的設定應來自對人類的認識,這是華德福教育最強調的一點;就像個好的園丁,一定得瞭解各種植物的習性一樣。這不是套用理論或流行就可以解釋的了的。現代科學對人類的認識很多是建立在唯物主義底下,而且和太多的意識型態結合,這是妳我、全世界當代人所受到的「教育」,要能回歸個人生命本來的體驗與反省,真的太不容易。常聽到「回歸教育本質」的呼聲,其實唯智主義已經摧殘人類太久。當然這還是定義和價值選擇的問題。


我自己所知有限,其實本不敢與您繼續討論這主題,因為在您的用心之下,孩子一定也可以成長得很好。


如果妳願意和我繼續一同研究,我感到很高興也很榮幸。


如果先別談華德福的教育理論,關於七歲前不適合閱讀這件事,至少可以先從一個問題切入:


首先,七歲前的生命階段,對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也就是發展重點應該是什麼?什麼是只有此階段能發展、且能為未來一生打下堅實基礎的特質?那就決定我們應該把七歲前的生命時光主要用來從事這些事。假定其中包括了健康的身體、充分的意志經驗與鍛鍊、和諧的心理與內心世界(對人、世界、自己、一切事物的看法與關係)、自由的創造性與想像力、善良的基本態度(或習慣)、好的生活節奏等等。在這個階段閱讀能助於這些特質發展出來嗎?創造親子共享的溫馨時光、讓孩子在故事裡馳騁想像力、開發創造力等等,都可以很容易找到替代方法,例如用說故事替代孩子「讀」的動作;一起繪圖、捏塑、玩沙、演戲(扮家家酒)、家事遊戲、各式各樣親子間可以「體驗」知識的方法,面對面貼臉碰鼻、認識身體;體操、散步、探險...太多太多了。真實世界是多麼美妙豐富的書本。


華德福教育講究「保護」與「依序」,躐等就是揠苗助長;短期看來是好的,長期卻是傷害。比如說,孩子大量吸收、模仿外界的一切,於是需要更多「內在」的空間與時間去吸收、內化、而慢慢滲入成生命的內涵;閱讀帶來的資訊過多,而抽象文字一旦成為孩子的抽象經驗,就可能失去未來和文字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而繪本的品質若是不好,孩子心中的「圖象」會被定型,而非自行自由創造;想像力可能窄化成資料庫。比方說神雕俠侶,您喜歡先讀小說還是看電影?


這裡不否定親子共讀的美好之處,但若能找到同樣能實現這些美好的替代方式,就能避免這些揠苗助長的傷害。


這些說來實在話長,您認為有道理嗎?


------------------------


安媽咪:感謝您詳細的解說. 您知道嗎?同樣一個想法運用完全不同的角度解讀竟然可以如此相容!如您所解讀的: 七歲前的生命階段,對孩子一生的重要性、也就是發展重點應該是什麼?什麼是只有此階段能發展、且能為未來一生打下堅實基礎的特質?那就決定我們應該把七歲前的生命時光主要用來從事這些事。假定其中包括了健康的身體、充分的意志經驗與鍛鍊、和諧的心理與內心世界(對人、世界、自己、一切事物的看法與關係)、自由的創造性與想像力、善良的基本態度(或習慣)、好的生活節奏等等。這些話語都是我在參與推廣閱讀的講座裡和背景不同的家長們所闡述:為什麼要早期親子共讀的原因.從在準媽媽教室裡告訴準爸媽們媽媽閱讀的聲音是寶寶最好的胎教,一直到嬰幼兒講座,幼稚園講座,我都推薦家長朋友們如何透過親子共讀為孩子未來在身心靈打下堅實基礎的特質,即使孩子上小學,我仍然推薦父母朗讀故事給孩子聽,還有喔,我和幾位平均年齡50歲的彭婆婆媽媽朋友組讀書會,我們也仍然以繪本來討論我們的這一生和未來仍然漫長的人生要如何泰然面對.繪本之力,其實比您所想像的還深還要廣,有機會邀請您來讀書會一同分享


您質疑:在這個階段閱讀能助於這些特質發展出來嗎?創造親子共享的溫馨時光、讓孩子在故事裡馳騁想像力、開發創造力等等,都可以很容易找到替代方法,例如用說故事替代孩子「讀」的動作;一起繪圖、捏塑、玩沙、演戲(扮家家酒)、家事遊戲、各式各樣親子間可以「體驗」知識的方法,面對面貼臉碰鼻、認識身體;體操、散步、探險...太多太多了。真實世界是多麼美妙豐富的書本。,您有所不知,以我和安安共處為例, 您所舉例的這些親子活動, 我們在家可玩的忙的很,不會因為親子共讀就耽誤這些孩子的遊戲.不只我,我認識的朋友還有相信各地喜愛親子共讀的家庭,也不會因為共讀就讓孩子從早到晚和書本玩(寫到如此,怎麼您讓我覺得您以為的親子共讀像是在上課一樣?)的確,真實世界是多麼美妙的書本,可是書本也壤我們更能認識和感受到真實世界的美妙.就如安安養的甲蟲一樣,當安安實際觀察甲蟲的型態和生活,聽完我唸法布爾的昆蟲記,他自己一栽入昆蟲百科, 然後我們一起到戶外觀察,佇立在樹林裡仰望樹上鍬形蟲,這過程和這畫面不僅讓孩子也讓大人深切臣服於大自然的奧秘,有何不妥呢?


閱讀帶來的資訊過多,而抽象文字一旦成為孩子的抽象經驗,就可能失去未來和文字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而繪本的品質若是不好,孩子心中的「圖象」會被定型,而非自行自由創造;想像力可能窄化成資料庫。!這就是我認為華德福對閱讀看法落伍之處.想起來一件事情,數年前安安剛上慈心托兒所,我拿了幾本很棒的繪本找張所長請教為什麼反對閱讀,所長將我帶的繪本翻也沒翻就推到一旁說,我們不想讓孩子因為看了白雪公主的圖畫書,腦海裡想的結果都是一樣的白雪公主!那時我才明白,一個人對某件事情的偏執可以如此之固執(因為白雪公主那一套是我小時後制式化的圖畫書,但是過了三十多年了,現在許多的繪本早就跳脫出圖像的框架).所以怎麼辦,您的答案還是沒有辦法讓我覺得可以接受.不過也許我也是偏執的.只是物質無罪吧,端看怎麼使用.科學文明帶給人類的進步原本不是罪過,是人類自己將環境搞砸的,而不是這些科學知識.繪畫捏塑活動中,在在也看到許多爸媽急著將制式化的觀念加入在這些美好的活動中,怎麼說呢?


說到底, 其實我們是不是一直在談同一件事?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述?有機會邀請您來共讀一本書!


ps: 每回看到安安埋頭在書中,時而笑時而沉思,我都很想知道這個小腦袋裡裝了些什麼迴路, 讓他是個這麼有創意的孩子?我想是閱讀帶給他跳脫於生活外的無限想像空間!


----------------


老師A針對部落格裡有關人文「混齡跑班」文章的回應: 這裡有兩個角度可以進一步想:如果小學像大學,那大學應該要像什麼?為什麼小學生要用大學生的方式學習?他們的生理、心理各方面準備好了嗎?孩子需要的究竟是什麼?


如何判定孩子的個性與學習能力?已決定他們該如何流動學習?是盡可能求快嗎?除了速度、量的累積之外,有沒有其他的品質或價值,是應該在一定的階段裡為孩子打下基礎的?


借吳醫師的園地,大家一起來討論吧!【發現特色小學】混齡跑班上課 唸國小像大學


-------------------------------------------------


安媽咪:首先,請不要落入「文字的框架」(小學大學怎麼分?許多大學生的成熟度像小學生一樣)。就如在慈心托兒所校園的沙坑,一群孩子各自帶著不同的期待或是沒有期待的衝到沙坑玩,所以剛開始挖沙的動作就有所不同。經過一番亂挖亂澆水混亂後,會看到有一些孩子開始為了共同的目標而進行不同的步驟。最後呈現的作品在大人看來也許不著頭緒,但是孩子會拉著你的手向你介紹這個水壩如何又如何。但也有一些孩子始終在旁獨立作業,看似漫無目的的亂挖,但有可能在他的腦海裡是一個雄偉的沙堡----同樣的主題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想法背景產生出不同的作品,或是同樣的主題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想法但產生出同樣的作品,或是「主題、孩子、想法、作品」做不同的排列組合產生不同的經過,這是我所以為的大學教育。大學教育不就是讓不同的學生來到看似同樣的校園但各自穿梭在不同教室社團,得到不同知識經驗後產生出不同的畢業作品(不僅是學業作品,還包括個人人生的成長),但其實這些經歷在每個人生的階段原本就不斷的循環進行,只是目前的「教育」將人生依照年紀分齡學習固定內容,才形成問題。所以小學生為什麼不能用這種方式進行呢?小學生用這種方式進行,到成長成大學生時也還是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行,但因為年齡不同,進行的過程和深度自然有所不同,用開放的心態來看孩子的學習,就不用擔心所謂「小班就作中班的手工藝,到中班時會覺得無聊不想上課」(這是安安在托兒所遇到的狀況)



重點在於孩子準備好了嗎?的確是個問題,同樣是七歲,有的孩子準備好了但有的尚未準備好,同樣是18歲的大學生,有的準備好了有的也尚未準備好,所以當然不是盡可能的求快,而是在過程中,需要有經驗的大人在旁輔助和引導(但不是在旁指導),讓每個年齡層相同或不同發展速度的孩子找到他自己的生命軌跡。您覺得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安媽咪 的頭像
    安媽咪

    兒科醫師媽咪的撇步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