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下嚴選:     http://best.parenting.com.tw/blogger_article.php?w=3144

每年到了這時候,都會有家長在門診斬釘截鐵的說: 我們家不打流感疫苗。(今天在門診就又碰到一個這樣的家長)

 

我會問這類家長這些問題: 請問你為什麼讓孩子打肺炎鏈球菌疫苗? 還有B型肝炎疫苗,還有五合一,還要自費用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為什麼?

 

也會看到網路上有媽咪問,到底要不要打流感?
(我總是懷疑,這種專業的事情為何要問婉君?)
就會有一群媽咪說: 我們家都沒打,也沒事! 我們都自己產生抗體----

 

不管要不要讓孩子打流感疫苗,但請一定要感謝讓孩子打流感疫苗的家長,為何如此?

 

1.    傳染病是這樣子的,當環境當中病菌數量多,感染率就越強,感染人數就越多,造成的合併症和死亡率就會越高,就更無法阻止疫情。這道理不難明白,想想現在南部登革熱的情況,還有每次腸病毒大流行的季節就知道。所以要怎樣控制疫情,讓還沒被傳染的人不會被傳染? 答案是,讓病菌減少。要怎樣讓病菌減少? 答案是將病菌殺死掉。

 

2.    問題是,如何殺病菌? 常見的病菌主要分細菌 (例如肺炎鏈球菌) 和病毒  (不只腸病毒和登革熱,種類可多著呢!) 。細菌感染還可以用抗生素來幫助殺菌 (但碰到抗藥性細菌,有時抗生素也沒轍),但病毒感染怎麼辦?  因為目前為止,科學家只開發出少數幾種抗病毒的藥物 (例如抗流感的克流感)。但大部分的病毒並沒有被開發出抗病毒的藥物,例如登革熱和腸病毒,都沒有抗這些病毒的藥物,只能等待被感染的人,在感染後產生出抗體,來對抗自己體內的病毒,之後自己慢慢好。 還好,大部分病毒引發的疾病,都不算太嚴重,大部分的人都會自我痊癒。(所以簡單的感冒,我常跟家長朋友說,不吃藥也會自己好,那麼就不一定要吃藥啦!)

 

3.    但在剛生病的前幾天,病人還沒產生出抗體,或產生之抗體數量尚不足以對抗體內病毒量時,體內的病毒利用病人體內的細胞來大量複製病毒同伴,造成體內細胞損傷,病人就只好繼續生病中,即使找醫師開藥,醫師也只能就症狀開藥,有發燒就開退燒藥,有咳嗽就開止咳藥,但沒有殺病毒的藥可開,這就是治療病毒感染的困難處。不過,大部分的人在幾天後會自己產生出足夠的抗體來對抗身體內的病毒。所以當體內的病毒慢慢被病患自己產生出的抗體消滅掉後,這病人就康復了。所以對這些輕微的病毒感染,科學家也不想多花時間製作不同的抗病毒藥物。
( 可是若感染到比較厲害的病毒時,例如登革熱,腸病毒,還有流感,在生病的過程中病人會很不舒服,甚至變成重症,而有的人不見得能恢復。)

 

4.    故事還沒完,在這個病人因尚無法對抗自己的病毒時,他可能還會因為到處趴趴走,所以又將體內的病毒散佈到環境中,讓其他人接觸到後,有人就可能被感染,這隻病毒就又在另一人身上開始複製同伴,又開啟一個新的病例循環。所以要讓傳染力降低,就要讓被感染的人越少,環境中病毒量就越少,整體傳染力就降低,慢慢的就沒有病人,這隻病毒就不再發威了。

 

5.    問題回到,那如何讓環境中病毒量減少? 一是被感染後,如果有抗病毒的藥物,趕快就醫服藥,這樣不僅救了自己,也可能救了身邊很多人。二是,若沒有抗病毒的藥,那病人就乖乖帶口罩洗手,在家裡自我隔離,讓自己好起來,也不要出去散布病毒。

 

6.    不過,不是說: 預防重於治療嗎? 當然可以在平常照顧好自己讓基本抵抗力比較強,在傳染季時,記得帶口罩多洗手。但在傳染季時環境中病毒量很多,怎麼知道出門難免摸到的門把,樓梯扶手,或電梯按鈕等上面沒有病菌? 記得以前SARS時有流傳許多後來看起來很可悲又好笑的說法嗎? 年輕的父母親沒有經歷過那種恐慌,可以上網搜尋看看。

 

7.    所以,最好的預防重於治療,以及抗病毒方法是甚麼? 答案就是: 打疫苗。例如打了流感疫苗,身上產生了對抗流感病毒的抗體,這樣即使接觸到了流感病毒,也不會生病,因為流感病毒進入體內後立馬被已產生的抗體消滅掉,根本沒有機會在體內肆威,這樣這個人不會生病,自然也不會將病毒傳播出去。所以越多人打疫苗,就越少人生病,環境中病毒量自然越少,傳染力就越弱,慢慢的,即使環境中仍然有些許病毒存在,但數量不足以讓人類發病,於是傳染季就結束了。( 然後,就等著下一波的感染,同一隻病毒或不同病毒再度發威)

 

8.    不過,疫苗的防禦率也真的無法達到100%,一方面是,同一種疫苗打到不同的人體內,不見得每個人產生的抗體量一定都足夠到可以對抗病毒的程度,畢竟人體是很精密的生有機體;再者,例如因為流感病毒每年都可能會有新的變異,所以每年都要接種流感疫苗一次。然而我國每年使用之疫苗是依世界衛生組織每年對北半球建議更新之病毒株組成,但預測的建議總是有一定的誤差,再加上每個人體質不同,據統計約有10-30%的接種者仍無法產生完整保護力,所以才有人打了流感疫苗後仍被傳染。不過即使打了疫苗又被傳染,在臨床上會發現這類的病患其病情都比沒有打流感疫苗的病患要輕許多,而且疫苗仍可降低傳染力,重要的是降低感染後併發重症的風險,所以接種疫苗仍為避免因流感死亡或將病毒傳播最有效的方式。

 

9.    所以,為什麼沒讓孩子打疫苗的家長,要感謝讓孩子挨針打疫苗的家長,因為沒打流感疫苗也沒生病的孩子,不純粹是因為媽媽很棒將孩子照顧好,所以孩子自己抵抗力好,不會被傳染。其實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其他孩子有打流感疫苗,所以降低環境中相互傳染的機率。而環境中的病毒量少,所以沒打疫苗的孩子比較不會被傳染到。這就是群體免疫的力量。

 

10.  至於有的媽咪說: 不是說自己產生抗體比較好嗎? 如前面所解釋,沒有所謂"自己產生抗體"的事情。只有在感染到流感病毒後,身體才會對流感病毒產生專一性的抗體,沒感染到流感病毒,身體不會憑空產生對抗流感的抗體。家長們講的應該是只維持身體基本的抵抗力,因人體原本就有一些非特異性的抗體,還有幫忙殺病菌的細胞和抗發炎分子等免疫功能。這部分的功能有賴於家長平日以正確的方式來照顧孩子,這樣孩子基本的抵抗力就好,被傳染的機率也會比較少。但在病毒量高傳染力強的期間和環境,身體再強壯的人也照樣被感染,是機率問題而已。

 

其實打疫苗其實是一種公共衛生的觀念,是一種道德心的觀念,就如同打噴嚏咳嗽要摀住自己的口鼻一樣,是因為不要讓病菌散播在環境中去影響到別人,這樣大家就都少生病。

 

雖然言論自由,但以一位醫師的立場,我很希望,選擇不打疫苗的家長,是自己的選擇沒人可以強迫,但請不要在網路公開告訴別人,因為會造成想打疫苗的家長,心理有困惑和壓力。甚至會有家長看到這樣的言論就選擇不打針,但不小心孩子被感染呢? 萬一變成重症病患呢?。


也希望對疫苗或醫學知識有問題的家長,有疑問請問專業人士,不是問婉君。

 

流感疫苗已開打,為了自己的孩子,為了別人的孩子,請趕快來打流感疫苗!

 

請參考:   疫苗常識釋疑篇

 

 

 

arrow
arrow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