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發燒發燒發燒,孩子發燒不會燒壞腦袋,反而是急壞爸媽的腦袋!

 

之前跟家長們分享 <打破發燒的迷思 >後 ,希望可以減輕家長們下次面對孩子發燒時的擔憂。 

過去因醫療資源不普及,民眾醫學常識取得不易,孩子發燒後產生的合併症,例如腦部受損或聽力喪失等,當然讓一般家長將生病後「腦袋壞掉」歸因於「發燒」,所以才有所謂「不能燒過頭」的說法。 

然而現今即使醫療資源比前二三十年普及太多,但因少子化,每個孩子都是寶,只要孩子生病半夜發燒,家裡大人都睡不著。

兒科醫學會也早已明瞭家長們的擔憂,特別集結了家長們對「發燒」最常詢問的問題以及疑惑,發佈了專文說明。這篇說明也是我去不同地方替嬰幼兒照顧者上課時必講的一堂課,是很實用的一篇衛教文章。請參閱:<兒童發燒問答集---轉貼<台灣兒科醫學會>的民眾版>

  

面對這麼多資訊,我來幫大家複習一下家長們經常會問的問題和一定要知道的重點: 

  • 生病為什麼會發燒?

因為病菌侵入人體後,造成發炎反應。發炎反應產生的小分子會使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將體溫的定位點上升,於是身體的溫度上升,就發燒了。 

  • 發燒一定要趕快退燒嗎?

發燒雖然會造成身體不舒服,但研究顯示,人類生病的時候發燒,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目的在加強我們對於疾病的抵抗力。所以若孩子發燒,但活動力不錯,食慾睡眠不受影響,不需要急著退燒。 

  • 發燒時四肢冰冷,畏寒發抖,所以要趕快蓋被子?

發燒時因為體溫中樞定位點上升至39度或更高,但若當時體溫只有37度,自然就會覺得冷(畏寒)。而身體為了要升溫,會出現肌肉顫抖來產生熱量(發抖),四肢末梢血管收縮以減少熱量喪失(所以會四肢冰冷)的生理狀況。這時孩子雖然覺得冷,但若蓋太多被子反而無法散熱,所以適量添加衣物讓孩子舒服即可。等溫度真的上升到定位點(發燒了),這些畏寒發抖的情況自然就消失。 

  • 生病發燒真的不會燒壞腦袋?

生病後腦部受損,是因為病菌侵入腦部造成腦膜炎或腦炎,與發燒本身無關。臨床上也有低溫或不發燒的感染,但因病菌侵入腦部而造成腦炎影響腦部功能。 

  • 燒到幾度要用退燒藥?39度就得用塞劑呢?

如前所述,既然生病時發燒可以加強免疫力,而且不會燒壞腦袋,所以沒有說幾度一定要退燒,或用肛門塞劑。

退燒藥的作用是在暫緩發燒時的不舒服,沒有抗病菌作用。但有些孩子的體質是一燒就頭痛想吐,或是吃不下睡不好,或因發燒而躁動不安很不好照顧時,這時可以考慮用退燒藥,讓孩子舒服。

原則上,能用口服藥盡量先用口服藥,退燒塞劑不是不能使用,但刺激性較強。至於許多家長以為39度一定要用塞劑,這樣的說法當然是不對的。 

  • 吃了退燒藥不退,就要趕快再度就診或跑急診嗎?

家長了解發燒的原因,以及退燒藥的作用之後,再學習孩子發燒生病時要觀察和注意的症狀,自然在孩子反覆發燒時,就知道不需要單純為了發燒而帶著孩子跑門診或急診。其實,孩子生病像大人一樣需要休息,一直被帶出門就診孩子也很累呢!

 

知道了以上這幾點重點,希望可以減輕家長們下次面對孩子發燒時的擔憂。但孩子生病,家長當然還是會擔心。曾經在門診遇到不管怎麼解釋,有的家長仍就說「我的孩子不能發燒」而希望醫師開「強一點的藥」,或是因擔憂發燒而過度使用退燒藥,使得孩子大量出汗,體溫過低。然而,也有不少媽咪朋友,聽了幾次安媽咪的解釋後,自己也學著觀察孩子生病時該注意的情況後,常常「退燒藥」在孩子生病發燒的過程中,真的就是「備而不用」的藥物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發燒 兒童疾病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