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人師! 

 

今天參加安安新學校的班親會。在安安的教室裡,我坐在安安的位置,試著體會安安這三個禮拜在這間教室裡的心情。 

 

會中班導師先將十二年國教計分方式的重點,講解給家長們了解。其實10點鐘就有學校安排的十二年國教專門講座,但班導師用很簡單但易懂的方式,讓家長們先了解重點為何,老師會如何協助孩子們拿到該有的分數。老師的解釋真的很簡潔,但一聽就懂,應該讓不少家長放心許多。我心裡驚喜於這位班導師的同理心。  

 

接下來,老師將他為孩子們未來三年的規劃,也用很簡單易懂的方式講給家長們聽。班導師說帶班很累,所以大部分的老師在帶完三年一輪的班級後,會休息一陣,當科任老師恢復一下元氣。但他已經連著帶三輪了,中間都沒有休息,因為他很喜歡陪伴孩子看著孩子成長的感覺。

 

老師講了幾個之前遇到的狀況,以及他如何處理孩子們的問題。聽著聽著,我心裡好感動,這位快中年但尚未婚的男老師,怎麼竟然這麼懂得這年紀孩子的心裡狀態。

 

其實孩子就是孩子,不論幾歲,孩子們一直在測試大人的底線,大人沒準則,孩子就沒規矩,因為孩子以為可以如此。但一旦大人建立起準則,讓孩子知道底線在哪,孩子自然的就有的規矩,有了規矩,心反而可以安定下來,才能好好的觀照自己。當然,這裡說的是合理的底線和準則。 

 

安安真幸運,第一次進入一般體制學校,就能遇到這麼明理的老師。 

 

會後,我找班導師問問看安安這三個星期在學校的情況。這位班導師真的很特別,他說他會為了班上的特殊學生特別去學習,之前有情緒障礙的孩子在班上,他會特地挑選相關的教師繼續課程去上課才能多了解一點。又例如他曾經為了班上一位從華德福系統來的學生,而到華德福去兼課半年,結果發現了實驗性學校裡不可思議的學習狀態,不過也讓他更了解如何協助這位學生將之前的損失補回來(學科+生活態度+行為舉止) 

 

安安是這位班導師第一次接觸到的人文學生。安安有著舊人文學生的優點,自信,思考清晰,表達能力好,有學習動機和動力,不過這些是在前四年就已打下的基礎,而G6這一年其實他這些優點幾乎沒有機會顯現和增進。不過這不能光憑家長自己稱讚自己的孩子。老師說安安看起來是個很有自信的孩子,學期剛開的自我介紹是班上講得最有條理清楚的孩子,但真正的能力如何還要再觀察。 

 

班導師好奇的問我:人文的戶外教學都這麼隨便?

 

原來在童軍課時,安安提到先前一次騎車到蘇澳,然後露宿蕪老坑的活動。那次是在今年7月初的酷暑下,家族老師帶著7,8個孩子從頭城騎車到蕪老坑。那次也沒有行前體能訓練,孩子們的腳踏車是前一天才各自從家裡運到學校去檢查。行前通知單寫著:夜宿蕪荖坑,結果回家後安安說是睡在蕪荖坑後門的涼亭和小草屋。

 

新的班導師本身是童軍團背景,很有辦活動經驗,又因是自然領域多次帶孩子出國去參訪和比賽,但他從未聽聞有哪位老師帶學生走出學校上課去是如此輕忽學生的安全。這位老師還不知道福隆夜騎更誇張的情況呢! (請參考: 人文國中小適性教育的NG花絮--15  :   走出校門上課去之驚魂記) 

 

班導師問我:人文老師都是這樣 

他看著我的眼神似乎在問,那妳們家長怎麼想?

 

我為人文老師們辯解:不是都這樣啦,是這一兩年才如此,以前的人文戶外活動是很有規劃性的,就如老師您剛才說的一樣,會寫好計畫案,會先做行前探查,會先做好體能或知識上的準備,會有完整的行前說明,會有平安保險,也會訓練孩子自己做規劃---最重要的是,老師會將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就如同您說的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一樣,只是這兩年的主導老師,因為年輕氣盛經驗不足,又不容易溝通­---這是我們轉學的原因之一---。 

 

班導師不解的問: 沒有plan B? 要是下雨或學生體力不足怎麼辦 

我說: 沒有,只聽安安說這次的行程就是走走看看逛逛,老師說如果有問題或找不到睡覺地方,就回學校。 

 

班導師又問一次:人文老師都這樣? 他用那種妳們家長就讓老師這樣隨便的表情看我。 

我說我們家長剛開始也會想去反應,但經常就踢到鐵板---我回想起之前和幾位老師溝通不同NG情況時的狀況,講著講著,忍不住將B師講的那句話講給班導師聽,B師說: 

「我也在等,萬一有小孩發生狀況,那就會成為一個範本!」 

 

班導師的反應和所有正常的老師,所有正常家長,所有正常人一樣: 

怎麼會這麼說? 這是什樣的心態? 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當然班導師是個有品格的人,他沒有當場說這些話,不過從表情看來是有此種感覺) 

 

是啊,是什麼樣的老師會說出這種話 

 

和班導師談了許多,發現原來過去這一年找不到的人師,在這裡耶!這位老師真的有將孩子放在心上。

安安真是幸運! 

 

班導師提到之前說他帶班帶三輪都沒有休息,其實在每班的9年級這一年,他都在休息。原來,老師的作法是在第一年和孩子們建立好"師生關係,不是朋友關係,畢竟這年紀的思考能力仍不足,還是需要有好的大人來協助和引導。所以他會將合理的行為規範花時間先建立起來。

 

再來是培養同儕的良性競爭,班導師說孩子們學期初交回的個人資料表裡,幾乎孩子們和家長們都會提到一個共同的缺點--缺乏同理心,以自我為中心。這原本是青少年階段早期的人格發展特性,但如何讓這個特性將來不會變成是缺點,那就需要環境的引導。例如大人可以多介紹孩子們認識不同國家或不同社會階層的生活方式,讓孩子了解世界不只是我所看到的那樣,同時老師會適時將某個同學的優點,在不是很公開強調的情境下,讓孩子們去觀察和模仿 (例如因為和同學都不熟,所以安安這陣子下課後常常在看書,老師都看在眼裡,還曾請下課後比較愛打鬧的同學看看安安下課時間在幹嘛)。功課不寫或故意搗蛋? 老師和孩子會先約定好要如何處理,若孩子仍然故意有這些行為,就依照約定來處罰,讓孩子承擔自己能負責的後果,老師不會心軟(當然不是體罰)

 

慢慢的,教室內學習的環境和氣氛自然就能形成一個穩定的氛圍,孩子們彼此相互加油,或相互提醒,所以到了第三年,孩子們已養成好的生活態度,學到如何為自己的課業和行為負責任,所以這位老師很多時候是在旁納涼整理自己的資料,不用再將時間花在處理孩子們的狀況了。 

 

咦! 這位班導師的說法和做法,和人文原先依著兒童發展軌跡設計出的課程理念很相近耶。有這樣一套完整的規劃,除非是有明顯個別差異的孩子,不然大部分的孩子應該可以安然度過可能狂亂的青少年階段,穩定的進入更為獨立個體的高中階段。 

 

只是,帶領孩子們的大人,自己有這般穩定的人格嗎 

 

想起前幾天一位家長讓我看她之前還在人文時錄某課程的影片。因為他之前常應老師的請求進入教室協助。我看那影片看了一陣子,我問這位家長進入教室的功能,她說有時協助指導孩子,因孩子可能聽不懂老師教的,大部分是在協助維持秩序。但那是23班群的課,怎麼看起來像是在幼稚園一樣? 要聽課的孩子們圍在老師旁邊,不聽的在旁東張西望亂動亂趴。看起來孩子們因為不懂得遵守上課秩序,不懂得尊重老師和其他孩子們, 亂成一團無法上課,所以只好請家長進教室來幫忙? 

這位家長說,一堂課雖然是80分鐘,但上課零散到齊就要10分鐘,老師將孩子們聚集集中注意力至少也要10分鐘,課程中很快得注意力又散開來,還要再花時間請孩子們集中注力---這是甚麼現象? 看了真叫人心酸。 

 

可是安安在人文的前四年+G5的常態班,一班二十幾個孩子,一二位老師就可以hold住全場,根本不用家長在旁邊陪課。 

 

現在的人文,到底出了甚麼問題?  

而剛上國中的安安,雖然抱怨科任老師以罰寫當作處罰(不是只有安安抱怨,班導師說整班都在抱怨),但安安在寫罰寫時,仍認真的查字典查成語解釋慢慢寫完功課。第二天放學比較晚到家,原來是前晚的成語解釋寫得太簡略,下課後居然還被罰重寫一次。我聽了好不忍心,但安安說,沒甚麼,我寫很快。然而不到兩個月前,還沒確定正式轉學的安安,要他拿筆多寫兩個字,他還不高興呢! 

老師這身分,對不同求學階段的孩子其影響力之大,可能是人文老師所欠缺的考量點。回想人文從101年開始的有機體課程,經過了兩年,我給它的評論還是:人文才藝班。而且是品質無法掌控的才藝班。在校方資源不足,師資不足,老師經驗不足,品格不穩定的狀況下,仍強要開設許多”多元適性課程,琳瑯滿目,但只是為了適性這兩個字,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培養甚麼帶得走的能力。表面上說是孩子喜歡,但有智慧的大人應該知道,喜歡不等同於興趣,有興趣不等同於有學習動機,相反過來的道理亦是。端看大人如何帶領。 

而同儕的力量,對於進入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更是無法想像的重要。然現在的人文理念,其實不管幾歲,只要孩子不想學,老師就告訴家長孩子還沒有準備好,先不用學先離開教室去尋找自己想學的。殊不知在這樣整體放空以及隨性的同儕氛圍中,孩子學到的不是我想學的態度,也不是我為什麼要學,而是我幹嘛要學不學也沒關係的態度。而可悲的是,從這種學習課程的態度延伸來看,結果是讓孩子養成對自己該做的事不必負責任的態度,繼續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不用去尊重環境尊重別人的態度,更遑論不需去思考自己在不同社會中必須為自己的角色所該負起的責任。 

不懂孩子的人文主導老師,麻煩請參考洪蘭教授的文章: [可以信任,不能放任]

http://www.20187.org.tw/guan-yu-ai-ni-yi-bei-zi/hong-lan-zong-tuan-zhang-1/hong-lan-tan-ai-ni-yi-bei-zi/zhihuishaoyidiankeyixinrenbunengfangrenhonglan200302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文國中小 適性教育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