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蓄勢家操盤手,您在想甚麼?

 

 

NG系列連著寫,也因此聽聞了之前所不知道的一些事件。這些事件件件聽了讓人難過,其中最讓人難過的是一位小女孩所說的話。這位小女孩從娃娃國就和安安是同學,直到G5結束。至今我還記得小女孩的母親在G5第一學期剛開學的班親會,向楊教授提出有關”有機體”課程的疑問時的焦慮模樣。後來小女孩G5留在常態班,G6開學前轉出。

最近我才聽聞,小女孩一直知道自己學習的速度比其他同學慢,當她在常態班努力想學習時,看到之前的同學到有機體課程之後的變化,她不解的問:

 

我知道自己學習能力比較不好,可是我很認真的想學。為什麼那些比我聰明的同學,他們卻不想學只想玩?

 

小女孩還跑去勸說以前和她是好朋友的女同學,結果險些引起衝突。

 

人文孩子真心的話,人文老師聽到了嗎?

 

有機體課程,蓄勢家課程,到底從何而來?

 

再次引用B師文章中的文字(再次申明,雖然在B師來校之前學校即開始所謂有機體課程,然而如前所述,既然B師來校之後不久就被刻意的推選為領導班級發展的重責,故仍暫時以B師的言論當作蓄勢家老師的言論):

時時刻刻的進行調整甚至是全面性改變?

 

教育是百年大計,102年度設計的課程,也許要幾年後才看得出其影響力,而其產生的影響威力之強也許會動搖到社會的根本,因為每個孩子都是國家未來的主角。例如十幾年前幾位學者專家引用似是而非的錯誤理論廣設大學的做法,到十年後苦果逐漸浮出,但只能由社會大眾和這一代的孩子來承擔。而今日要孩子吃苦付出的課程,也許十年後反而是讓孩子可以成為協助社會進步的根基。不管甜果苦果,都只好等待時間去驗證。

 

然而家長和孩子就只能苦等時間驗證後才知是甜果還是苦果嗎?

 

老師們在設計人文如此實驗性課程時,有替人文孩子的十年後著想嗎?

若沒有理論根據和兒童發展的知識背景,光憑想像和個人的生命經驗,如何去穩定"適性教育"這個仰賴"自由心證"的教育現場呢?

 

所以,只好時時刻刻的進行調整甚至是全面性改變?

所以,孩子們時時刻刻都在當老師的實驗品?

 

然而,”實驗”也必須有其理論根據,如此才知道A+B是否會得到預期的C,若得到的是非預期的D,那可能要謝天拜佛禱告這非預期的D不會造成可怕的傷害。

更可怕的是,沒有理論根據就隨之所欲的將AB混合,然後採取”看看會得到甚麼結果再來做調整”的態度。

人文老師把自己當成是創意料理廚師?

 

那人文這實驗學校的理論根據呢? 看看B師對「適性教育」的理解為何?

 

還記得最剛開始,我在家長FB留言指出,我擔心這位B老師對於心理學理論的誤用,第一個例子就是"21天理論",(請參考: 人文蓄勢家-2  )。B師以為一件事情做了21天後會習以為常,而有了怠惰之心,所以B師說課程要常常變化才行。

然因錯誤的引用心理學理論,所以做了錯誤的教學設計和行為,也導致學生不良的反應。這會不會是造成學年初幾次無預警的停課,以及每學期變換課程的原因?

 

這位B老師後來又提議用類似抓周的方式來做為孩子們和”師父”配對的參考之一,請問這種方式到底能”適”甚麼”性”? 其理論背景何來?

 

除了21天的理論之外,後來又聽到B師對適性教育的另一種說法,B師的說法也曾被其他家長引用過:如果孩子吃不下不想吃,我們還要拼命餵他,只會餵到他吐而已,所以要經常變換菜色給孩子。

這個看似想當然爾的說法,對嗎?

 

在兒科針對孩子飲食的問題研究中,將問題分成幾類,一大類是孩子其實吃得不錯,是大人的期待太多,所以拼命塞,最後孩子不是被填鴨變成被動式,不然倒胃口。這類比較像一些體制內學校的孩子,原本是可以學的狀況,但因大人要求要更好更多,反而讓孩子喪失學習的動力。

 

而有一類比較特殊,通常讓家長更傷腦筋但又往往做了錯誤的判斷,這類飲食問題稱之為"感官性挑食"。孩子其實會吃,但要符合孩子的需求才想吃,所以想吃的時候認真吃,但不想吃時,即使肚子餓也一口不吃。這時若大人拼命餵,孩子的確會吐給大人看。這類孩子比較接近人文一直傳遞給家長的說法: 孩子想要學的時候自然就會學,不想學時逼也沒用。對吧!

那這類特殊的情況如何解決?

B師的認知且教給家長是: 要一直換菜色。

然而並非如此,因為一直換菜色,孩子也不見得要吃。而若不了解孩子的個性隨便換菜色,只會讓孩子對”吃”更喪失興趣和信心。更糟的是,也讓準備食物的大人,因得不到孩子的感謝和正向回饋,產生很多親子衝突,進而對陪伴孩子這件事情喪失信心,而其他家人也會因孩子不吃而責備孩子和照顧者。於是孩子吃不好長不好,又間接製造出很多家庭衝突。

所以改善的方式不是要一直變換菜色,而是要建立規律性。從孩子能吃的食物開始給,不用多不用耍花樣。讓孩子對幾種可接受的食物吃習慣後,再來慢慢的增加新的食物。這樣的過程,一方面孩子可以得到營養,孩子自己也對吃有信信,一方面家長看到孩子能吃會吃,也得到照顧孩子的信心。這才是雙贏!

 

這種特殊的兒童發展現象,我常會向家長解釋說這樣的小孩要”燈光美氣氛佳”才願意吃飯,家長不需要為了讓孩子吃東西而百般依順,但也不要怕寵壞孩子而嚴格限制,最後反而是雙輸! 但家長需要花時間了解孩子的需求,並配合孩子身心發展的狀況,在合理的範圍內先接納孩子的個別需求,再慢慢導正。但家長剛開始往往不能理解,正如B師一樣,花了許多時間在變換課程,孩子不一定買帳,又讓家長產生質疑。導致B師覺得疲憊心情不爽,在面對家長提出疑問時,就產生了不恰當的行為舉止出來。所以是三輸!

(請參考:人文國中小適性教育的NG花絮--前傳 )

 

 

除了無法了解B師對教育理論和兒童發展錯誤解讀的由來為何,在閱覽B師文章中出現的一些片段,總讓我誤會B師是在校規嚴謹強調升學率的學校當老師,因為他似乎志在"解放"被社會規範框死的孩子?

 

再看一次B師的文字:

 

畢竟我們一直活在一個周圍給予我們許多規則的環境裡,不管是學校、家庭、或是同儕相處之間,往往都是鬧過頭等待被他人提醒;在這之中自己所需要負的最大責任,頂多就是太超過時會被罵,或是被處罰,其他呢?

 

 

是否依循這種志在”解放”的個人經驗,才產出空白課表的設計? 其實有空白課表不見得不好,一般學校也有所謂的自修時間。只是B師設計的”空白課表”目的說要讓孩子可以「真的在休息」。

 

可是,請問人文蓄勢家的孩子在家是有受到甚麼虎媽狼爸的高壓教育或是甚麼填鴨式教育的欺凌壓迫,所以要讓孩子白天在學校休息? 還是人文的孩子每天在家裡需要幫忙工作養家很辛苦,所以讓孩子白天在學校休息?

 

實情是,人文這些12,13歲的孩子原本就已經沒有多少學習的壓力了,也快要沒有學習動機了,「休息」是為何?

  

或者是另一種情形,因為孩子在學校學不到甚麼,所以只好下課後去補習學才藝等,也就是有些家長說的:學校不足的部分,家長在家自己替孩子補足就好----。由於有的孩子已經在學校混一整天,即使沒學甚麼混著混著也會累,下課後卻才要開始學習一堆,孩子怎會不累,所補以白天在校表現當然不好沒有學習動力,所以老師才要設計”空白課表”? 而孩子下課要補足一堆,家長除了累之外還要多花錢 (這原本不是公辦民營學校會發生的事情),這不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那在這個校方ßà孩子ßà家長ßà校方的惡性循環中,誰,擁有責任和主動權去打破這個惡性循環?

 

當社會上很多弱勢家庭的孩子,想要學而無可學時,人文老師卻覺得人文的孩子不要勉強自己學習,不想學就去休息比較好?

 

之前也有家長提到社會上許多成功人士,以前在校時成績也不見的好,或是常翹課或中輟,但長大的社會成就不是也不差? 為什麼幾位家長例如我,非得要兢兢業業,”不符人文理念”,提出許多改善孩子學習的方法?

 

然而,請問,若時光倒流,這些成功人士有機會在不以成績為唯一標準的教育體系下學習,誰能說他們會不想學習呢?

 

甚麼時候人文理念是鼓勵孩子不用學?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人文國中小 適性教育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