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老師,您哪位?

 

剛巧看到公視的實境節目”老師,您哪位?”這個節目是讓八位在社會各行業學有專精的人士來到小學當代課老師,這八位包括有Janet、李惠仁、優席夫、方文山、吳寶春、陳星合、黃裕翔和張泰山,帶來一堂學生絕對沒上過的課。

 

例如紀錄片導演李惠仁為臺北市銘傳國小學生準備的公民課,引導他們蒐集資料發現問題、找出問題核心並試著去解決。李惠仁表示,這樣的能力,對於未來人生有很大幫助。

旅英畫家優席夫則試著啟發臺東縣長濱國中學生藝術創作的天分,並培養學生不輕易放棄的精神。長濱國中八年級的羅士齊說,他在聽了優席夫介紹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他希望以後有機會去英國找優席夫老師。

 

這個節目的片頭很好玩,分別是這八位老師的特寫,然後有幾個孩子問著:

老師,您哪位?

因為這幾位代課老師可能大部分的小學生都不認得,孩子們事先不知道老師會替孩子們上甚麼樣的課程,孩子們大概都帶著好奇又期待的心情。我看的那次專輯是Janet和導演李惠仁的課程,課程因著代課老師的特質加上公視節目幕後群的用心,讓孩子們對原本可能枯燥無味的課程個個變得積極投入,的確是一般小學生絕對沒上過的課。但我看了又不禁百感交集,因為之前的小學部老師們就已經開始嘗試用這樣的方式,帶領孩子們從蒐集資料,找出問題核心,並學習歸納重點來認識周遭生活環境中的人事物,這些訓練都是為了讓孩子逐漸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原先我期待著國中部時孩子可以開始透過課程的規劃訓練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然而,孩子到了國中部一年,反而連蒐集資料和發現問題的能力都降低,這是怎麼回事?

  

G6第三學期某天,孩子從房間舊雜物堆中翻出一本筆記本,翻著翻著自己喊: 原來我以前學這麼多啊!

 

我側身過去看,孩子翻出的是五年級時為動物專題所做的筆記,11歲孩子就能將鳥類當一個研究專題來記錄,又畫又寫,其實記錄的是他自己那一段時間的心智發展歷程。

 

可是G6這年呢? 孩子只說好玩,但做了些甚麼?想不起來! 

 

同樣的人文,但現在的人文蓄勢家老師,您哪位? 

 

有家長曾經po文提到其他國家中小學生關心反核的議題,這位家長在FB問到:我們人文的孩子能否像其他國家的學生一樣關心核能的公共議題?

有其他家長回應說老師有在課堂提過。而學校公廁內好像還曾貼過反核的標語等,這樣,就算是有關心核能的公共議題嗎?

 

試問,人文的孩子們這一年有關心過社會議題嗎?

 

當我們的孩子們學期末在高鐵車廂和公共場所喧鬧時,到了澎湖,有學生可以睡到自然醒,有一些學生如平常在校生活一樣打球玩牌聊天吃飯睡覺,不需參加望安島探索時,台灣其他學校孩子以甚麼形式來進行畢業典禮?

 

請上網google一下,有不少偏鄉的孩子為了籌措畢業旅行費用,需要去打工。有的學校孩子準備了一整個學期的體能訓練,為的是要登上玉山,或騎腳踏車環島。還有雲林古坑鄉華南國小的畢業生,靠著自己的力量"以工換願"自籌旅費,往心目中的東部海岸出發。他們完成七天六夜的靜走淨灘活動,試圖找回健康的海洋。他們的校長說,孩子最重要的課題不是在做甚麼偉大的事情,而是在磨練自己的心智。


愛護學校和老師們的家長們有沒有想過,這兩年所謂的有機體課程,到底背後是依循甚麼樣的教育理論而設計的?

或者姑且不說其教育理論,但執行的人能力如何呢?

老師,您到底是哪位? 

參考閱讀: 人文適性教學的NG花絮--1

 ps: NG花絮--3因牽扯太多總導師負面的情緒,不方便在此公開,若人文家長們想要了解,可留言給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