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的心情並不太好,因為我可能又要被"學校教育"打敗,而且這次被打敗的可能更徹底,因為打敗我的竟然是宜蘭引以為傲的體制外小學。

 

其實我一直都很清楚我們的家庭教育方式,和這個體制外學校(華德福系統)的教育觀念有一些基本上的重要差異。安安在這個學校的托兒所三年,我和安安爸爸也不斷的討論以後上小學可能面臨的問題。但是若是要選擇小學,我們還是希望先讓安安進入這個沒有制式課本的學校,沒想到一個半小時的家長面談竟然讓我對這個學校感到害怕,雖然基本上我們都說要尊重孩子要看重孩子要讓孩子體驗與環境的關係,可是我反對將每個孩子框在大人所設定的框圍內,而這個學校竟然是要如此?

 

是我的反應太強烈嗎? 我在面談後給朋友的mail裡寫著

 

安安在托兒所三年中我並不常和老師有溝通的機會,一方面很少遇到老師(下班時間),一方面也是談了幾次後沒有交集,所以我也不談了。

 

我心理想著:只要家庭教育OK,學校大方向OK,應該... 就沒問題吧?

 

只是面談後讓我擔心的是,這個學校有沒有讓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間?(這個是當初送安安到體制外學校主要原因)

 

怎麼我感覺不到?

 

這個,才是讓我心慌之處。

 

這幾天來,和安安爸爸不斷討論,有時候想這樣,隔兩天又想另一個樣,說來說去,會不會只是我們想太多?我太主觀?

 

安安其實適應力還不錯,只是有個不適合這個學校理念的天馬行空的腦袋。

 

 

朋友(也曾經是這個學校的家長,但因孩子碰到許多問題而轉校)回信說:

 

孩子並未如成人想像的堅強,而是不得不妥協。
因為身高還不足以讓他說出他心裡想說的話….

 

 

於是我將面談大致過程紀錄下來,讓我自己也再想一想

 

1.安安爸爸去參加學校的說明會,帶回來一份入學前要填寫的家庭狀況表,問題不少。果然裡面就問了讓不讓孩子看電視、有沒有讓孩子課後學些什麼才藝等、家庭主要的活動為何、還有對這個體制外小學的期望等等。學校這樣慎重,我們也很高興,其實在托兒所待了三年,進這個小學應該毫無阻礙(老師說有許多人排隊等著入學),雖然我們不是學校喜歡的家長型態。

 

2.面談當天,有兩位老師在等我,其中一位老師A一看到只有我和安安到學校,還沒進教室,在門口就問說:爸爸沒來嗎?

我說:在電話中就已告知這時段安安爸爸無法同行

老師A說:因為從你們寫的資料中,可能有很多問題要談,說不定要約第二次面談時間喔。

 

我心裡有點疑惑,我不記得寫了些什麼"嚴重"的情況啊?

 

首先老師先問到有關看電視的問題 (我在資料上寫著每個星期看電視約2-3小時,但是會選擇電視節目,例如公視的下課花路米)

我:基本上看電視不是我們的家庭活動,但是我會讓安安看好的節目,例如下課花路米。

師:看電視對孩子有很不好的影響--------------等等。

我:這些理論我知道,請問您們認為"下課花路米"這個節目如何?有看過才能評論喔

B:我沒有看過。

A:我看過這個節目,它是個好節目。

我:如果這個節目是好的,爲什麼孩子不能看?如果我們用正確的方式讓孩子看電視,爲什麼不行?

師B:我們不是在討論這個方法或節目好不好?而是在討論看電視好不好。

 

師B要拿一份有關看電視帶來的問題的文章給我,我說這份文章在扥兒所時已看過。

師:我們的做法是,家裡沒有電視,就直接跟孩子說電視不好,沒得爭辯。

 

我:安安現在的情況是,在家裡他知道我們允許的電視節目才能看,而且他知道我們之所以要限制的原因在哪裡,所以看完某個電視節目後就會自動關機,平時也不會吵著看電視,即使回奶奶家或到別人家去玩,對電視的興趣也不大。我想這樣應該有達到我們教育讓孩子學會分辨好壞的能力吧。

師:對於電視我們認為就是不好,所以直接跟孩子說"不",家裡也沒有電視。不需要跟孩子解釋好壞,9歲以內的孩子主要是模仿大人的行為,他們沒有自覺的能力,所以是需要被保護的。

我(驚訝):我同意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但是我們不能低估孩子自覺的能力,特別是每個孩子不同,不是9歲前後就一定怎樣吧?

 

我無言

 

回想起安安剛上托兒所時,就聽過所長對孩子日用品需求的說法,所長也說孩子沒有自覺的能力,為了不讓孩子接觸過多的物質刺激,孩子的用品如衣物鞋子或其他用品等,都應該是大人自己去買,不要帶孩子去,這樣孩子才不會受到誘惑吵著買這買那。我的想法是"物質"無罪,端看怎麼使用,被動式的不去接觸,就代表孩子不會受到誘惑? 孩子的確是會模仿大人的行為,所以即使帶孩子出門買東西,大人自己不亂買亂看,孩子吵鬧要買玩具或不需要的用品時,大人知道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幾次之後,孩子跟出門也不用擔心孩子會受到誘惑,這樣的方式有問題嗎?會不會更好?

 

 

 

3.師A:你這邊寫到安安在托兒所似乎受到壓抑?

 

(有點後悔我寫的太老實了):首先我覺得沒有任何一種教育觀念可以適合所有的孩子,每個孩子都不同,教育的目的不就在於讓每個孩子得到適性的發展嗎?(這句話在後來的面談中,我不斷的重複)爲什麼我會覺得安安受到壓抑?就以閱讀而言,(這是在挑戰這所托兒所教育的說法了)我知道學校對孩子閱讀的看法,但是我曾上網問過台中同樣讓孩子進入華德福教育理念的家長,台中的學校老師會反對家長和孩子在家共讀嗎?那位家長說台中的老師並不會耶。去年外師曾來學校講課,安安托兒所的班導師晚上特別打電話給我,因為她知道我對親子共讀的堅持,所以她幫我問外師有關閱讀的問題。她說外師認為親子共讀是家庭重要的活動之一。

師:是哪位外師說的?

我:我不知道,請您去問托兒所的老師。但是後來安安還是告訴我說,老師要他少看書。我問安安:"安安喜歡媽咪爸比陪你看書嗎?"安安說是,我只好跟安安解釋說"老師是希望你不要因為看書而太晚睡。"

師:7歲以前讓孩子看書,只會增加孩子這部分的活動(她用手掌指著自己的前額),卻沒有增加孩子身體部分的感官知覺,而且在我們學校的觀察,太早讓孩子看書,孩子對學校的課程學習都覺得無聊,想要問東問西,看這看那,會影響到別的孩子。曾經我們曾遇到一個孩子,從小就和爸媽一起上圖書館和書局看好多書,結果來學校後,上課覺得無聊不想聽,出了很多狀況。

我:我想孩子在課堂上有狀況,應該不會只是"閱讀"所造成的。也許家長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忽略了孩子與人的互動關係或是忽略了品德教育(其實我很想說的是:在這教室中,誰有主導能力?學生?老師?洪蘭教授常說: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方法不對的老師。孩子上課無聊,就一定是孩子的問題?)

: 提早認知對孩子沒有幫助------------等等。

:我要澄清一點,在我們家裡,"閱讀"="悅讀"。我們陪安安一起看書,是因為這是我們愛他的方式,而且安安也非常喜歡,這樣的方式讓我們非常親近。我們並不是想要透過閱讀讓安安學到"認知"。而且從許多好的兒童繪本裡,也讓我們學習到很多人生的道理。

: 請問在家都講什麼故事,我們小學部低年級還是講童話故事和神話故事,希望讓孩子對生活充滿想像力。

: 我們看各種我們喜歡的書。如果老師擔心有的故事我們在家先講過會造成孩子在學校覺得無聊,可以請老師先將要講的故事告知我,我們在家不講就可以了吧? (其實我和安安爸爸對所謂的神話故事興趣不大,至於說這些故事能否激發孩子的想像力,這也是見人見智了)。

: 若真的要看圖畫書,那選書也很重要,我們不希望孩子聽到”白雪公主”就只有想到一個卡通公主的模樣。好的圖畫應該是像這樣的---(老師指了教室黑板上用粉筆畫的一幅田園風景,的確是很美)

: 我們家很多的繪本圖畫都很美,若是老師擔心的話,改天請您到家裡來看一下,您一定可以放心。

:如果孩子在學校有一些干擾的行為,我們認為是看書太多所造成的,您們願意放棄看書嗎?

(呆了幾秒鐘,我在想我講出來的話會不會讓安安無法入學): 不看電視不用電腦我們都接受,因為這些東西原本就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可是我們不會放棄閱讀,因為書本只是工具,我們用陪讀的親密態度來陪伴孩子長大,而且這樣的方式適合安安。我必須要再說明一次,每個孩子需要的教育方式都不同,孩子若是有行為上的問題,也應該不會是單一因素所造成的。

 

師無言

 

我也無言

 

 

4.有關學校教育的理念

:請問您對這所學校的教育理念清楚嗎

:大致上了解,但是要進這個學校唸書,家長也不一定是要學校的信徒吧?

師不自主的將我的話覆述一遍:家長要成為學校的信徒?當然不是要成為信徒,但是學校有一些堅持的想法,例如孩子的生理發展-----------------等等(老師是在談幾歲的孩子應該要如何的發展-----)

: 請問老師,您自己覺得這個學校的教育理念是如何?

B:這所學校的教育主要是尊重孩子,嗯,我不會講耶(師B看了看旁邊的師A求救)

A(看起來很有老師的架式,年齡比師B稍長):這個教育理念是-----

我:大原則的理念我可以接受,但是每個孩子都不同,沒有辦法要每個7歲的孩子都只能做同樣的事。我覺得沒有任何一種教育觀念可以適合所有的孩子,教育的目的不就在於讓每個孩子得到適性的發展嗎?特別是體制外的學校教育。

 

 

老師B的反應讓我很驚訝,也許沒有家長請問過老師自己對這個學校特殊理念的想法吧?

 

 

 

4.安安換牙了嗎?

 

我:安安已換4顆牙。

 

師:太早了,在學校常常看到看書早的孩子都比較早掉牙,那是因為這裡太 早被刺激的關係(師又用手掌比畫額頭)。

 

我:這點我到是沒有觀察到,也許我可以在門診時先觀察一陣子,再來和您們討論。我個人是認為掉牙和孩子的營養有關,安安的發育速度本來就比較快,而且他和現在的一年級生只差不了幾個月。

 

師:可是前兩天我們也面談一位醫師,他的孩子尚未換牙,醫師的孩子營養狀況應該都不錯吧?

 

我:醫師的孩子為什麼營養狀況就會比較好?(我已經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了),每個孩子各種發育狀況本來就不同。

 

師:我們觀察到孩子進入學校的第一年,都大量換牙,那是因為7歲的孩子進入這個教育環境裡,會發展不同的身體狀況。

 

我:這樣換牙情況好像其他學校的新生也會發生的吧?

 

 

 

我無言

 

 

 

5.安安已經在學鋼琴

 

我:對,因為除了閱讀之外,我和安安爸爸覺得音樂是另一個生活要素。

 

師:我們認為7歲前不適合看譜。孩子進入小學後,會先學笛子,也不看譜,我們希望孩子能自然的感受到音樂的旋律,然後再學其他的樂器。如果要學的話,我們也會建議先學小提琴,因為這個樂器比較貼近"心"

(老師比畫了一下拉小提琴的動作,嗯,這樣的動作,頭腦的確比較貼近心臟)。

 

我無言。

 

(不過老師說先不要看譜,讓孩子用聽覺來感覺旋律,倒是一個不錯的說法)

 

 

 

6.師:您是學西醫,請問您聽過順勢療法?

 

我:聽過,也看過一點資料,老師聽過減敏療法嗎?(兩位老師都搖頭)其實順勢療法和西醫的減敏療法很像。我個人不排斥西醫之外的醫療理論,因為人體非常複雜,沒有辦法用一種理論來全然概括人體的反應和疾病,安安爸爸是神經內科醫師,但是他現在也在學針灸和中醫理論。所以我相信人體是這麼複雜的個體,每個孩子也一樣,我們不是應該要順應每個孩子的不同,給予適合的教育方式嗎?

 

 

 

原本我擔心老師又要向我提出疾病或是打疫苗的問題,這個問題複雜得很,但絕不是學校所宣傳的說法。不過我原本就一直向家長建議,孩子只要有充分的運動陽光和適合的食物以及爸媽的愛,基本上很少生病,根本不需要多吃藥。也許是我的回答不在老師的預期內,所以師無言。

 

 

 

7.畫圖

 

安安在另外一間教室,有老師C陪伴安安,後來老師C進來這間教室,拿了兩張安安畫的圖,一張只有簡單的圖案:一座山、一棟房子、一棵樹和一個人,看得出來是老師出的題目。另外一張圖就是安安的自由畫了,所以畫滿車子飛機太空梭等。

 

師C:我很驚訝安安畫這幅圖時一下子就畫好了(指老師的指定題目),而且人畫的好小,也沒有畫地平線---------,我們很希望孩子能沉浸在畫畫的喜悅中。

 

(我倒不覺得驚訝安安爲什麼指定題目的圖畫三兩下就畫完,因為這些東西出現在安安圖畫中的次數原本就很少,他所關心的方向也不在此。)

 

:可是常常我到學校去接安安回家時,還得在門口等安安將圖畫完。我站在門外看著安安畫圖,旁邊的孩子滿教室玩,可是安安仍然埋頭畫圖,我想他的確沉浸在畫畫的喜悅中(雖然畫的不是老師喜歡的圖像)。

 

 

 

我再度無言

 

 

 

8.屋外天都黑了,沒想到一談就談了1個半小時,結尾時

 

:很高興看到您對孩子這麼用心

 

臨走前

 

A拋出一句話:我們第一次看到面談後還這麼堅持自己想法的家長。

 

 

 

???我無言....

 

 

 

 

 

後續: 面談後兩個星期,我在給另一位朋友的mail中寫著:

 

前兩個星期三我到另一個國小去找校長,那時我心理想"就在家自學了吧",正好我有個朋友兩個孩子已這個國小申請在家自學3年了,她們一家過的很高興,所以我去拜訪校長。這校長很親切,沒有多跟我談到孩子課程方面的問題(不知道是不是我名片上面兒科主治醫師頭銜的關係?)

 

我問校長對於想要在家自學的家長有何建議,

 

校長說:家長要堅持自己的想法。

 

其實當時我很感動,因為才一個星期前學校的面談中,這個體制外的學校才要求家長要放棄自己的想法來配合學校。

 

今天我去了另一個體制外的小學,頭城的人文國小,昨天打電話到人文時才知道這星期已開始新生體驗營,我拜託老師讓我先去學校參觀而不要等到他們春假過後,好心老師答應了。所以我早上帶安安一起到人文國小。老師說人文和另一個體制外小學的差別是,這個學校很平民化。嘿,的確,學校的感覺讓我舒服多了,它好像是我們家的放大版,不是很整齊,一區區放著書本玩具和孩子的作品,有很多的角落讓孩子可坐可臥可躺,更重要的是,學校尊重每個孩子學習的速度和思考的方向。回來後我跟安安爸爸說: 這好像是一大群在家自學的孩子,集合在一起學習的模樣。晚上我打電話問一個我門診病童的家長,她自己是在宜蘭小學當老師,後來將兩個孩子轉到這個人文國小。她說孩子轉學後她才真正懂得如何當一個媽媽和一位老師,聊了一陣子,很是感動,以後有空在說給您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慈心 華德福 適性教育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