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教授這學期終於放下人文基金會執行長的重擔,可以有比較多的時間回歸於教授的輔導專業,這學期開始就開了幾堂不同的課程。這篇紀錄稿是今年98年新的娃娃國家長聽課的紀錄。看來今年人文國小又號召到一批很棒的娃娃國合夥人了。身為剛畢業的娃娃國家長,我也參加 楊 教授開的「深度陪伴」課程,說真的雖然我是個很認真學習的媽媽,但是隨著安安長大,安安的一些行為有時也讓我快招架不住,親子關係偶爾會拉緊繃,所以看到 楊 教授開這麼好的課程,就趕快報名參加。這周談的話題有點類似 楊 教授這次家長講座的題目「作個自在的父母」。我自己在和不同家長互動時,往往也發現怎麼很多家長在孩子面前都無法放輕鬆,經常一開口就是擔心的話語,愛不夠會擔心,愛太多也擔心(而且更擔心)。我想起這幾年在看診中印象最深刻的兩個畫面,一個是在10年前,我還是住院醫師時(我尚未結婚),有一天下午聽到病房怎麼傳來孩子持續的哭聲,而且還蠻悽慘的,原本以為是沒有大人在病房,孩子找不到媽媽所以一直哭。我趕緊從辦公室走去病房看看,一進病房,看到的場景是一位婦人站在病床旁(應該是媽媽),孩子約三四歲做在病床上哭。媽媽雙手環抱冷著臉並沒有要去抱孩子的樣子。我走近病床問:小朋友怎麼了嗎?結果那孩子站起來,竟然主動抱著我。當時我真的很驚訝,想想看,三四歲住院的孩子不是最怕穿白袍的醫護人員嗎?一般的孩子看到可怕的人走近,不是應該去抱媽媽,怎麼這孩子竟然是來抱可怕的穿白袍的醫生,而且抱緊緊的,這是什麼樣的親子關係?這樣的驚訝一直到我讀到「依附關係」後才明白為什麼孩子會對陌生人有反常的熱情。這種不安全的依附關係,躲避的依附(anxious-avoidant attachment),孩子會漠視媽媽的存在。這種孩子的母親,似乎也較嫌棄他們的孩子,甚至對自己的孩子有憤恨的情緒。和其他母親相比,較少花時間摟抱、親近他們的孩子,所以孩子較常哭鬧,也很難被安撫,在孩子哭泣時孩子寧可選擇陌生人的安撫。


另外一個場景約在3年前,一位熟識的家長朋友先是在電話中詢問我孩子睡眠不穩的事情,孩子約3歲多。可是在電話中,媽媽講著講著突然就換成台語,聲音變的緊張,她向我解釋說孩子剛進房間,可是她不想讓孩子知道媽媽在談她的事情,怕孩子會生氣。隔了一陣子,這位媽媽帶孩子來門診,我問她現在孩子睡眠狀況,她馬上用眼神提醒我(因為孩子在旁邊),然後又用台語來回答我。那位媽媽突然轉變的緊張神情和話語,也一直映在我的心理。這兩個孩子都才三四歲啊,這樣的親子互動會帶出後續怎樣的親子關係呢?------


---------------------------------------------------------------


 

主講人: 楊文貴教授


講題: 你會是更自在的父母


時間: 2009/9/10 19:00-21:00


地點: 人文大講堂


記錄: 念晴媽媽


 


父母與孩子應對時, 要時時覺察自己的情緒, 通常與孩子相關或由孩子而產生的負面情緒有 1) 心煩, 2)生氣, 3)憤怒至失望, 4)灰心想放棄.


 


在進入到深入剖析上列四種情緒狀況前, 楊教授先說明”衝突”產生的來由是兩方的不協調, 一方是父母心中有預設的目標或價值觀, 另一方是孩子的行為, 而其目的主要是”求生存”, 嬰兒的哭泣, 或大一點的孩子調皮都有其”求生存”的生物演化背景, “求生存”也可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存在.


 


父母要先了解孩子慣用什麼方式表現或證明自己的存在, 而這些常用的方式能否被父母認同, 便是親子是否常產生衝突的原因, 例如希望吸引父母注意可說是常見的幼兒行為, 有的孩子活在父母的獎賞之中, 大一點的孩子, 有人沉迷電玩網路世界, 或是同儕回饋變成證明自己的主要方式, 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種種行為, 都是在”求生存”-證明自己的存在, 而父母有意識或無覺察的回應方式, 都在對孩子釋放訊息, 並且會形塑孩子的行為反應模式.


 


父母應當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由於孩子生來是弱勢的一方, 我們應該保護孩子展現生存的行為空間, 多給予支持, 但孩子的行為有時是不恰當的(不合社會規範或父母親的期待), 此時便產生衝突了, 問題不在誰對誰錯, 問題在於父母用。什。麼。方。式。把我們的期待和價值觀放給孩子.


 


人文的方式是不過早限縮孩子的空間與自由, 不過早給定孩子方向, 所以娃娃國(一年級)是對孩子最放任與包容的, 年級越往上升像收網一樣, 才會開始有越多的規範與要求, 目的是讓孩子在年紀小的時候多嘗試, 小的時候就算犯錯, 代價也很小, 孩子犯錯時, 我們不責駡, 讓小朋友了解行為之自然合理的結果是什麼, 陪伴孩子面對與處理這個結果, 而不是直接責備那個行為, 不談賞罰, 而是讓孩子體會這整個過程(行為結果面對與處理結果), 並且累積信心, 知道大人不是只會談賞罰, 而是站在支持與包容孩子的角度, 累積愛的存款, 到了更難管教的青春期, 才有可動用的愛的存款(關係資源), 如果小的時候犯錯, 沒有這個陪伴孩子學習的過程, 而是直接責罰, 小孩子不明究理, 反而心生忿恨, 錯誤的行為一再反覆, 小一是打破杯子, 到了小四變成摔壞手機, 再大一點弄壞機車(代價越來越大的比喻).


 


如何面對孩子令父母心煩的情境?


 


孩子令人煩心, 大多起因父母對孩子的關照不夠, 小孩子為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才會有那些令人煩心的舉動, 此時父母的對應方式若是”走開啦! 不要吵!, 孩子的需求沒有被滿足, 會繼續來煩擾, 一次一次被大人趕走, 孩子得到的訊息是”我不值得被關注”(孩子的自我概念來自父母應對孩子的方式, 不可不慎!), 若一開始大人的回應是立刻去陪伴孩子, 被滿足了的孩子就不會再回來吵, 但父母不是聖人, 見到孩子明明選在不對的時機(可能是大人在忙的時候)過來吵人, 要心平氣和地立刻去陪孩子, 畢竟有困難, 應該要在孩子表現出正向行為時, 立即給予充份的注意, 加以讚賞(累積存款), 不要讓孩子感受到缺乏關注過來吵大人, 不要等到氣氛不好的時候, 才氣急敗壞地處理.


 


如果孩子是自信很夠, 很自在, 很感到安全的(有被充份愛夠, 知道父母永遠是支持他的), 那麼可以在孩子令人心煩時, 運用”我訊息”(I message)的話說方式, 也就是對孩子說”你這樣做……, 造成了……結果, 讓我覺得……., 先描述孩子的行為, 說出那個行為自然而合理的結果, 以及那個結果給父母的感受, 因為孩子是有被充份愛夠的, 能夠同理父母親的想法, 用”我訊息”可以讓孩子了解自己的行為對大人造成的困擾, 但台灣的孩子大概只有2-3成能夠有這麼健全的內在, 如果對不是那麼有自信,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運用”我訊息”, 孩子接收到的又是”我不值得被關注”的負面訊息, 所以人文的娃娃國是在做打底的工作, 教師要完全接納, 支持, 包容孩子的各種行為, 傳授了多少知識或學科還在其次, 要先培養孩子的內在.


 


如何面對孩子令父母生氣的情境?


 


父母會生氣多半是因為孩子抗拒或不從大人的指令或期待, 人生有兩個階段會有很多的抗拒動作出現, 第一次是因著生理的成熟, 2-3歲的孩子以為自己長大了, 凡事都要自己來, 父母若保護過度, 不讓小朋友嘗試, 自然引起抗拒, 大人又認為孩子的抗拒就是”不乖”, 結果自己動起氣來, 第二次是因著心理上的成熟, 也就是青春期, 孩子急著脫離父母, 認為自己可以獨立了, 父母若加攔阻也必引起抗拒與親子衝突.


 


孩子不是生來給父母控制的, 一方越想要控制, 另一方就越想抗爭, 抗爭者必想求贏, 孩子精力無窮, 父母贏得了孩子嗎? 孩子小時, 父母可以用蠻力暴力(如體罰)來贏, 孩子長大以後呢? “控制—抗爭”是個惡性循環, 要跳脫這個循環, 父母要讓孩子來教你應該怎麼教他, 是父母為孩子而存在, 不是孩子為父母而存在.


 


如果你是常常生氣的父母, 試著放掉太多的規範, 給孩子一些任性的機會, 一些可以我行我素的時間, 讓孩子學習自己做決定, 面對問題, 承擔後果.


 


如果孩子令你憤怒而至失望呢?


 


一再出現問題行為的孩子, 可能需要一些調整, 但父母缺乏適當知能, 用慣性去面對孩子, 父母一直用錯誤的回應方式, 孩子也一直累積問題行為, 此時可能需要專業諮商人員的協助, 而專攻兒童早期性格培育, 從事幼兒輔導二十多年的楊教授指出, 他只有一帖藥方, 便是完全接納.


 


心裡已經有受傷害的孩子, 一開始看到父母的轉變會有懷疑, 會一直測試你的底線, 父母一定要堅守”完全接納”, 不管孩子做什麼都不予批判, 等到孩子測試夠了, 相信大人是真心接受他的時候, 才是調整他原本那些問題行為的契機, 要記住, 沒有孩子天生會故意做那些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背後都有其長久以來的糾纏根源, 父母看不清楚, 還是要找專業人員的協助.


 



謝謝念晴媽媽的紀錄,人文國小有您真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安媽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